國貿地區公交線路優化整合加速通勤﹔3條公交線開進回龍觀新村,與周邊地鐵站、高速公路無縫對接……隨著一次次線路調整,北京市區域公交線網逐漸優化。縱觀一年來優化調整的二百余條線路,不難發現其背后的總思路——減重復、增覆蓋、便接駁、提運速。不少市民已經享受到調線帶來的福利:新建小區通車了,郊區線路加密了,過去總要等很久的線路提速了。
據統計,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公交一年累計優化線路225條,減少重復線路長度1075.5公裡,解決89.7公裡有路無車問題,方便了427個小區居民出行。
減重復:
中心城區削減重復線路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北京市公交頻繁進行線路優化。為什麼要一次次進行線路優化?北京公交線網的“病症”在哪?公交集團一位負責人道出了病因:在軌道尚未連成網的年代,為最大程度便利市民出行,30公裡以上的長距離公交線路偏多。而隨著道路通行條件日益嚴峻,車輛周轉效率受到影響,造成市民候車時間過長,公共交通資源被“稀釋”。
此外,早期公交線網缺乏統一規劃,各家客運單位為更多地佔有票款資源,在西單、王府井、中關村等客流密集的繁華路段重復鋪設線路,而客流量較小區域的線路覆蓋則相對不足,公共交通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較為突出。
“地面公交客流受諸多分流影響,保持持續下降趨勢。”公交集團總經理助理曹炎介紹,近年來,除了軌道交通的發展,小汽車增長、票價上漲、人口疏解、網約車以及共享單車爆發式增長,都對公交客流產生較大影響。去年,城六區公交客流大幅下降12.2%,而郊區客流增長了0.9%。想要優化公交線網,勢必要做好“加減法”。
沒有減,就沒有加。去年7月底,首輪調整便一次性撤銷8條低效重復線路,重點圍繞北苑路、京藏高速輔路、京順路等線路重復程度較高的交通走廊開展線路優化整合。此后,長安街骨干線路也進一步優化整合,撤銷99路,原線路與52路整合,形成長安街1路、52路兩條骨干線路的格局。“看起來經過某地的線路少了,但是骨干線的發車間隔縮短了,對於乘客來講,等車的時間反而縮短了。”曹炎說。
增覆蓋:
郊區與中心城區聯系加強
節約下來的線路資源用在哪?首要考慮的便是客流量不降反增的郊區。去年下半年開始,本市郊區公交線網明顯加密,市中心與城市副中心的銜接線路,副中心與順義、平谷、亦庄等地的銜接線路陸續增加公交運力覆蓋。
結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副中心交通保障,北京公交集團先后與延慶、房山和通州區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郊區為支撐和支點,推進示范公交服務建設,並根據客流需求發展跨域公交線路,促進城郊居民享受同質同價的公交出行服務。
還有一個信號傳遞了郊區線網做“加法”的趨勢。過去,遠郊區公交線普遍使用8、9字頭,隨著客流的增長、運力的增配,對應號段資源開始緊張。因此,為了滿足線網重塑期對於郊區線路的大幅增配,順義、通州區域內行駛的部分線路,首次啟用“S”“T”字頭,其他遠郊區字母字頭號段也隨線網優化陸續啟用。
同時,為助力京津冀公共交通一體化建設,北京公交集團在現有41條跨省線路的基礎上加大京津冀跨域公交線網頂層設計,先后開通了通往河北燕郊、香河和大廠地區的7條多樣化線路,逐步增加跨省公交線路覆蓋,三地居民公交出行更加便捷。
便接駁:
大型社區交通接駁更便利
在線網密集重塑期,公交集團重新梳理大型社區線網布局,解決因道路建設、小區入住時序導致的線路設置缺陷。
比如,天通苑地區的微循環線網得到重新梳理。
專58路、專117路、專118路優化調整后,分別打造成為天通苑地區太平庄中街、太平庄北街、太平庄中一街的貫通線路,把天通苑的客流通過東西向貫穿的主要通道盡快輸送出去,就近接駁鄰近軌道交通及地面公交骨干線路。
社區周邊的線路如何調整,居民也有發言權。根據市民建議,公交集團在蘇家坨地區開辟了專99路,以完善該區域公交線網覆蓋,加強與地鐵16號線的微循環銜接。同時,根據市民集中反映的乘車需求,今年3月本市16條線路增設中途站,方便亞運新新家園、白各庄新村、首開常青藤、悅瀾水岸、蕙蘭美居、潮白家園等小區居民的出行。
公交集團負責線路優化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乘客出行需求和各方面意見,線路調整的提出,更多還需要工作人員路面實地調研,看看哪有新建的小區、新開的商場、拆遷的平房等。了解到有新小區建成,工作人員會去找物業詢問入住率,甚至會在天黑后到小區裡數一數亮燈的戶數,判斷具體入住人數。
今年上半年,南苑附近的一個回遷小區建成,住進了很多從永定門外拆遷而來的居民。住在回遷房的,老人,小孩兒比較多,這些都屬於乘坐公交車的主要群體。為此,公交專門增設了專67路,及時解決槐房西路南延有路無車的問題。
提運速:
減少低效站位為線路提速
在每次線路優化調整中,除了削減重復線路,公交集團還會適當取消一些低效站點,再增設一些新站點,以此提高線路運行效率。
如何決定站點的去留?運營部門相關負責人舉了個例子,比如一條線上有個上下車人數最少的車站,平均每兩趟車或三趟車經過此站,才會有一名乘客上車,對於這樣的站點,在優化中就會著重予以考慮,通過減少站位提高運輸效率。
另一個判定數據是針對整條線路的百公裡乘車人數,一般來說,百公裡乘客數在300人次到400人次之間,說明這條線路設置得比較合理。目前新開的公交線以短途居多,看重與地鐵的接駁功能,如果一條長約10公裡的線路百公裡乘客不到100人次,也就相當於這輛車跑一趟下來隻搭載不到10名乘客,顯然是低效、浪費的。
當然,無論是削減線路,還是減少站位,公交集團都會考慮到替代線路,不能影響廣大乘客的出行需求。因此,每次線路調整公告中,公交集團都會對削減后的替代線路進行提示。
根據數據統計,2013年至今年7月,公交集團累計優化線路936條,減少重復線路長度3336.9公裡,解決530.26公裡有路無車問題,方便了1317個小區居民出行。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