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最大資源是港口 最大優勢是對外開放

2018年08月13日08:34  來源:中青在線
 
原標題:搭乘“一帶一路”快車 擁抱開放新機遇 寧波:千年港城煥發新生機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寧波舟山港有著古絲綢之路“活化石”之稱。如今,這裡已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際樞紐港。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今年寧波舟山港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已達5.5億噸,同比增長6.6%,繼續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1404萬標箱,同比增長7.6%,增速居全國第二﹔國際航線升至197條。

“‘一帶一路’給千年港城帶來了開放新機遇。”走進北侖穿山港區,長長的集裝箱碼頭上,繁忙有序的45台橋吊一字排開。北侖第三集裝箱有限公司營運操作部值班經理任成剛告訴記者,近年來,穿山集裝箱碼頭新開辟“一帶一路”國際航線16條,這裡已成為全球第三個“千萬級”集裝箱單體碼頭。

由19個港區組成的寧波舟山港,集內河港、河口港、海港於一體,是如今全球最大的綜合港、第五大集裝箱樞紐港,年貨物吞吐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去年,寧波舟山港的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大關,成為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的大港。

東臨全球最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最具活力的長三角經濟圈和長江流域腹地,寧波市發改委副主任劉興景認為,“一帶一路”為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的寧波舟山港提供了更大的機遇,也打開了更大的空間。

5年來,寧波舟山港與“一帶一路”沿線近20個港口締結友好港,“一帶一路”航線從2014年的74條升至2018年的90條,全年航班升至近5000班,年箱量從838萬標准箱到超過1000萬標准箱,佔全年集裝箱吞吐量的四成左右,已成為東南亞國家輸往日韓、北美等地國際貿易貨源的樞紐。

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蔣偉告訴記者,如今,這個中國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大型船舶挂靠最多的港口,有242條航線連接著全球600多個港口,平均每天進出萬噸級以上船舶近百艘次,今年已進出“萬噸輪”超3.5萬艘次。

除了港口海運,目前寧波舟山港還開通了12條海鐵聯運班列,業務范圍涵蓋15個省(區、市)40多個城市,把觸角伸向了中亞、北亞及東歐國家。

依托國際樞紐大港的基礎優勢,寧波主動搭乘 “一帶一路”快車,把“一帶一路”發展為寧波企業拓展市場的新藍海。2017年,寧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為292.8億美元。其中,中東歐貿易額就達到29.2億美元,增長了23.5%,佔到全國的4.3%,這其中,進口增長74.6%,為全國平均增幅3倍。與中東歐四港集裝運輸量28.48萬標箱,增長37.6%。

“對接‘一帶一路’,已是助推寧波外貿發展重要新引擎。”寧波市商務委副主任鮑嫻萍認為,經貿合作是寧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壓艙石和助推器。

近年來,借助對外貿易的先發優勢,利用“一帶一路”沿線的要素成本優勢和市場潛力,寧波積極打造境內、境外經貿合作區,推動寧波企業加快國際產能合作。

目前,58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在寧波投資項目130余個。而“走出去”的寧波民間資本則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總量佔比達到20%以上。

“最大的資源是港口,最大的優勢是對外開放。”劉興景說,“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合作共贏,寧波不僅希望地方發展,更希望與世界共贏。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董碧水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08月13日 01 版

(責編:向璽如(實習生)、章斐然)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