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耘生:雨花台前血染的信仰

2018年08月12日15:15  來源:新華社
 

這是李耘生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濟南8月11日電(記者吳書光)雨花台,一座聚集著烈士英靈的山崗,靜默無語。

1932年6月8日,中共南京特委書記李耘生被押往雨花台刑場,在生命最后一刻,牢記信仰的他被敵人問及“有什麼遺囑?”李耘生堅定地對劊子手說:“我的遺囑就是盼望親人與你們斗爭到底!”

在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西李村文化大院內,辟有李耘生事跡陳列室。其生平事跡、豐功偉績、革命精神是廣饒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東營市建立的第一個烈士事跡專題館,如今,李耘生事跡陳列室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接受黨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平台,受到各界好評。

李耘生,1905年出生於西李村一個農家,自幼聰慧,在學校品學兼優,l919年春,以優異成績考入山東省立青州第十中學。此時正值五四運動爆發,李耘生在進步師生帶動下,滿懷愛國激情,走上街頭,參加了青州各界人士組織的萬人大會和游行示威。

1923年10月,李耘生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2月由王盡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2月,李耘生調任中共山東地委,負責組織工作。1926年底,為了適應北伐戰爭的需要,中共中央從各地抽調一批優秀干部到武漢工作。1927年1月,李耘生來到武漢,任中共武漢硚口特區區委書記。大革命失敗后,李耘生擔任中共武昌市委書記,轉入地下繼續堅持斗爭。1928年春,李耘生調任中共南京市委工作,化名李立章,因叛徒告密,他被反動當局以“共黨嫌犯”關押10個月后釋放。出獄后,黨組織調他到京滬線上做鐵路工人的工作。

1931年2月,李耘生受中共江蘇省委派遣到南京重建市委。他化名李滌塵,任南京市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以中學教員的身份作掩護,發展黨員,重建黨組織。1931年底,中共江蘇省委決定成立南京特委,李耘生任特委書記,負責南京及附近地區各縣黨的工作和武裝工作。

1932年初,因叛徒出賣,南京黨組織又一次遭到嚴重破壞,李耘生被捕。在獄中,敵人對他百般利誘,酷刑拷打,逼他說出黨的秘密,敵人對他說:“現在擺在你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生路,一條死路。隻要你說四個字:願意轉變,就是生路。”李耘生怒斥:“共產黨人為勞苦大眾奮戰求解放,這是我奮斗的目標。需要轉變的是你們這一幫為蔣介石賣命、與人民為敵的家伙!”

李耘生還對難友們說:“為人民,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屈。要在任何斗爭中經得起考驗!”

同年6月8日,李耘生被敵人押往雨花台刑場殺害,年僅27歲。

(責編:王仁宏、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