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

甘肅蘭州:推行“路長制”解決“出行難”

蘭州晚報記者 杜志超

2018年08月09日08:46  來源:蘭州晚報
 
原標題:推行“路長制”解決“出行難”

  伴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數量、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加,蘭州跟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飽受交通擁堵、出行難、停車難等“城市病”的困擾。8月8日,記者從市政府獲悉,為讓市民出行更便捷、城市更文明,《蘭州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已經市政府同意並印發。未來三年我市將從交通秩序整頓、交通組織優化、交通基礎建設、交通出行結構等多方面讓市民出行不堵路、不堵心。

  頂層設計長遠規劃

  無規矩不成方圓,地方立法的完善,對於推動解決交通管理難題至關重要,針對目前我市交通現狀以及未來有可能面對的問題,我市將從立法層面加大自行車、電動車、網約車等的治理。《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蘭州市未列入國家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電動三輪車過渡期管理辦法》《蘭州市在用超標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過渡期管理辦法》《蘭州市鼓勵規范發展互聯網自行車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地方法規的出台實施,將從法律層面保障暢交通計劃的實施。

  多部門聯動推行交通管理“路長制度”

  城市路網猶如人的血管,血液則涵蓋了所有參與交通的個體。為將行動輔助實際,我市建立了全部門聯動綜合執法體系。每半年集中開展一次清理整頓馬路市場、佔道經營,清查整改廣告牌、管線、樹木及其他植物遮擋交通設施,全面清理停車設施挪用、佔用問題,嚴厲打擊違規佔道施工和挖掘道路、生產銷售違規超標電動車輛和拼裝改裝車輛等違法行為,淨化道路交通環境。

  推進交通管理勤務機制改革,推行警情主導警務的指揮體系,推行交通管理“路長制”,建立責任明晰、動態管控的勤務機制,健全多警聯動、屬地共治的管控模式,提高路面管控效率和執法效能。

  把脈問診優化交通組織

  如何充分發掘既有道路優勢,讓通行更加合理,出行更加便捷,是眼下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在短時間內緩解出行難的必選之路。《計劃》明確:按照“一個堵點一套方案”的思路,逐一研究治理方案,推動綜合整改治理。根據城市不同功能分區、局部交通流量變化規律和道路條件,推行一批單向交通、可變車道、潮汐車道、合乘車道,完善道路交叉口交通渠化設計,優化交通信號控制技術,進一步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改進道路工程、市政工程、軌道交通建設工程等施工期間的道路交通組織和安全管理。

  新建道路交通信號燈不完善、改造道路路標不清在之前的城市發展過程中並不鮮見。對此《計劃》明確持續推進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燈配時智能化和交通標志標線標准化工作,建立定期排查完善工作機制,大力解決交通信號燈不符合標准、配時不科學、自動化程度不高和交通標志標線不規范、不明確以及群眾看不見、看不清、看不懂等突出問題。整合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交通誘導信息發布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等資源平台實現對城市道路交通的系統化、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規劃先行打通斷頭路

  按照《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蘭州市近期交通改善規劃》,加快“139”路網規劃提升,堅持交通系統與用地開發、基礎設施與運行管理的統籌協調,實現城市和交通系統協調發展。將相關交通專項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日常規劃管理工作中。建立評估反饋和跟蹤監督機制,根據交通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完善規劃。

  合理布局和優化城市路網結構,完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全面打通“斷頭路”,提高城市路網通達性。推廣新建住宅小區街區制,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不斷提高路網密度和道路面積率。結合街區建設與修復工程,對周邊道路系統進行改造,發揮道路微循環系統作用。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停車難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內因之一。如何緩解?《計劃》明確大力發展地下停車場和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鼓勵社會參與建設停車區域,鼓勵單位內部自建停車場並對外開放。根據不同路段不同道路性質研究制定停車標准和管理模式,緩解停車矛盾。

  優化交通結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暢交通綠色出行,踐行環保理念,是城市交通發展的必由之路。未來我市將加大城市軌道交通、常規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建設力度。《計劃》明確,要進一步落實公共交通系統用地和資金保障,加大城市軌道交通、常規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合理設計公交站點,每年至少建設改造40個城市道路港灣式停靠站。

  制定《蘭州公共交通票制票價管理規定》,建立健全多層次、差別化城市公共交通票制票價體系,鼓勵城市軌道交通和公交換乘聯票優惠。加快公交專用道建設,每年至少改造建成5條公交專用車道。提高公交發車頻次,適當延長運營時間,提高服務品質。建設公交車輛感應信號系統,保障公交運行速度和准點率。

  同步加快出租汽車運力投放,科技手段管理運營,合理布設出租汽車停招點。加強電動自行車、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公共自行車的通行和停放管理,合理設定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和公共自行車的投放規模和停放站點,方便群眾出行,著力解決“打車難”問題。

  建立交通文明信用檔案與個人信貸挂鉤

  根據《計劃》,將加快交通出行領域信用記錄建設,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和應用,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整合機動車駕駛人、所有人基本信息、交通失信信息,生成文明交通信用記錄檔案,將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個人征信記錄,將文明交通信用與職業准入、個人信貸、車輛保險、評優評先等挂鉤,對交通失信行為人實施相應懲戒。

(責編:馮粒、袁勃)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