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對50萬元以下小型扶貧項目也緊盯不放

2018年08月05日08:5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武漢對50萬元以下小型扶貧項目也緊盯不放

管住空白地帶 揪出背后“蛀虫”

“合同價格16.5萬元,報銷價格17.6萬元。”今年1月,湖北省武漢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檢查蔡甸區侏儒山街道新幫村路燈安裝項目時,發現賬目“對不上號”。經調查,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許桂元伙同村干部周必祥、沈宣菊虛造16.5萬元假合同,后向財政所報銷17.6萬元,其中8.6萬元被許桂元私人持有用於村級開支。2月6日,許桂元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周必祥受到警告處分,沈宣菊被通報批評。

去年11月,武漢市緊盯50萬元以下的小型扶貧項目,制訂工作方案,採用先試點后鋪開方式,在全市涉農區開展小型扶貧項目專項整治。

“這些小型項目,金額小、數量多,不需要經過招投標、監理、審計等環節,往往是監管空白地帶,很容易滋生腐敗,必須‘對症下藥’。”武漢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今年7月,全市共排查街、村兩級小型扶貧項目4000多個,發現問題89個,處理黨員干部114人次。

找准症結,有的放矢明方向

去年11月,負責扶貧領域項目監督檢查的武漢市紀委工作人員老鄭和同事一早驅車來到江夏區官南村,水泥路上的起伏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下車后發現,路面坑坑窪窪,損壞嚴重。經驗豐富的老鄭覺得有點不正常。通過向村民詢問得知,這條路剛修不久,而且群眾意見很大。

當天下午,迫不及待想求証結果的老鄭和同事帶著測量工具,來到現場仔細測量,並與工程資料進行對比,最終發現了工程“偷工減料”的問題。隨即,老鄭和同事在其他多個試點村也發現了很多類似的問題。村級道路、路燈、公廁等一大批小型扶貧項目存在的共性問題引起了紀委工作人員的注意。

為摸清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市紀委組建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調研工作小組,在蔡甸、江夏、黃陂、新洲四個涉農區,分多個批次進村入戶走訪貧困農戶,詳細了解他們對扶貧項目的意見和建議,重點記錄他們反映的問題線索。

經過調研,工作小組發現基層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有:對小型扶貧項目管理麻痺大意,監管制度不健全,套取挪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採購監管不到位,建設管理缺失,竣工驗收審核把關不嚴,工程結算無審計監督,項目售后缺乏保障等。群眾對村級小型扶貧項目質量問題反映尤為強烈。

之后,工作小組對2016年以來查處的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進行了梳理分析,發現50萬元以下的小型扶貧項目佔比最大、問題最突出。

“找准問題症結所在,才能更好明確靶向。”武漢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調研基礎上,該市決定將小型扶貧項目列為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全面清查扶貧項目建設管理中的貪污腐敗、失職瀆職及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

現場檢查,固定証據挖線索

“各項資料台賬比較齊全,沒有發現面上的問題。”武漢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小胡在對江夏區山坡街道紅專村小型扶貧項目進行檢查時,發現台賬超乎尋常的完整,似乎“天衣無縫”。

“U型渠建設合同原定長度1200米,決算價15萬元。”小胡和同事一起拿著皮尺直接到田間地頭現場實地測量。很快,U型渠“缺斤少兩”的問題暴露出來。

1200米的U型渠實際竟然隻有929米,比合同約定長度少了271米,但工程款卻是按合同全額支付的。問題線索浮出水面,后來村黨支部書記張愛國因把關不嚴,導致項目工程量沒有達到合同要求的長度,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紅專村多付的資金33875元被追回。

今年1月,武漢市紀委監委組建扶貧領域監督檢查工作專班,不打招呼,自帶測量工具,直接進街入村,對小型扶貧項目的申報立項審核與竣工驗收審計、建設內容清單與實際建成狀況、資金結算額與實際工程量,進行現場檢查。

專班以現場查看有關會計賬簿、管理制度、項目申報到驗收審計全過程材料,調閱上級部門下達財政專項資金的文件或撥款憑証等方式,重點檢查項目資金撥付和管理使用情況、年度審批情況、組織建設情況和實施效益等,著力發現問題線索。

“項目資料台賬裡面備案、預算、設計、施工圖片、驗收手續都完備,實際施工效果是否與台賬上一致,需要我們下到田間地頭,才能了解實際情況。”工作專班人員對U型渠、村灣公路、公廁改造、村灣路燈等小型扶貧項目進行全覆蓋撒網,查看項目備案、驗收、資金撥付等資料台賬,並對照項目台賬直接到田間地頭查看項目建設情況和幫扶效果,從中尋找、核實問題線索。

重拳出擊,查處問責不手軟

“一盞太陽能路燈5900元,比市場報價高出上千元,裡面肯定有蹊蹺。”在近日的專項整治行動中,看著蔡甸區永安街道火焰村的路燈報價,武漢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順藤摸瓜,揪出了背后一起受賄案。經調查,火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雲珍先后3次收受設備方6萬元賄賂。陳雲珍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並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處理。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對扶貧項目違紀違規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快查快處、嚴查嚴處。”武漢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張曙表示,對項目實施中多發、頻發違紀違規問題,或對突出問題整治不力、監督不嚴、查處不力、追責不清的,同時追究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各涉農區高度重視,精心部署,確立問題導向,嚴厲查處發現的問題及相關責任人,對敢動扶貧“奶酪”的“蛀虫”實施“零容忍”。同時,明確主體責任,層層壓實責任,“下猛藥”“出重拳”抓好問題整改。

蔡甸區對巡察反饋的扶貧領域特別是50萬元以下的扶貧項目優親厚友以及履行監管不力、失職失責和審核把關不嚴的實行“一案雙查”,嚴肅追責問責25人﹔對部分村通過虛報、多頭申報、套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問題,組織專業力量進行了全面清理,對18名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

江夏區針對扶貧項目監管不嚴問題,組織對全區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扶貧項目進行重點清理,已整改101個問題。針對虛報冒領教育、衛生、社保等方面扶貧資金問題,逐一比對核查巡察反饋的情況,56.22萬元資金已全部追繳到位,相關責任人被嚴肅問責處理。

據介紹,下一步,該市將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問題督辦,適時組織開展“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到位。(丁陽 鄭暉 胡昱)

(責編:向璽如(實習生)、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