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多式聯運:重慶果園港成為世界“中轉站”

2018年07月30日09: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長江經濟帶沿線行)破題多式聯運:重慶果園港成為世界“中轉站”

中新網重慶7月30日電 (王慶凱 劉相琳)重慶果園港是重慶市規劃布局的現代化港口群中的主樞紐港,也是重慶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重要載體,果園港打通了重慶通達全球的多式聯運經脈血絡。

圖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標志性工程重慶果園港。陳超 攝

中國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綜合運輸服務處副處長馮立光推算,現階段,中國多式聯運量佔社會貨運量的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降低全社會的物流總費用0.95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節約物流成本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在新一輪發展機遇面前,中國各地都高度重視多式聯運發展,誰能拿出解決方案,誰就能佔據全球物流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重要節點地位。

果園港佔地約6000畝,岸線2800米,計劃總投資105億元,按照“前港后園”功能布局進行規劃設計,分為港口功能區、鐵路功能區和倉儲配套功能區,實現了港口、產業、物流三結合,助力重慶進一步擴大與內陸市場乃至“一帶一路”國際市場在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聚合服務功能。

交通位置優越,果園港向東通過長江黃金水道聯結長江經濟帶各港口城市群,再經太平洋面向亞太地區﹔果進港鐵路專用線與主干線渝懷鐵路相連,經團結村站,向西可直通中歐班列(重慶),面向中國西北及中亞、歐洲地區﹔向南可直通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面向中國南方沿海及東盟、南亞地區。

果園港港區擁有5000噸級泊位16個,設計年通過能力3000萬噸,其中集裝箱泊位10個,能力200萬標箱﹔散貨泊位3個,能力900萬噸﹔商品汽車滾裝泊位3個,能力100萬輛。

目前,果園港已實現水水中轉和鐵水聯運,成為四川、貴州、雲南、陝西、廣西等周邊地區外貿貨物的中轉港。如今運往四川、貴州各大鋼廠的鐵礦石、鉻礦石、石油焦等大宗件散貨,都選擇在重慶果園港中轉。

2017年12月28日,一列滿載著來自重慶、華南、華東貨物的中歐班列(重慶),首次從重慶果園港鐵路專用線駛出,駛往德國杜伊斯堡。從此,果園港開啟了西部地區首條直聯長江經濟帶和中歐班列(重慶)的水鐵國際聯運戰略通道,真正成為“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補上重慶距離出海口2400多公裡的“短板”,助推重慶由內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

果園港多式聯運的優勢讓物流成本降低明顯,陝西鋼鐵集團從巴西、澳大利亞等四五個國家進口鐵礦石經海運抵達中國沿海港口,直接裝火車走隴海鐵路運到漢中,全程物流成本大約是每噸240元。現在,進口礦石在沿海港口裝卸后,經長江水運至果園港,經果園港進港鐵路發往漢中,物流成本降至不足每噸200元。

重慶市一家商品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周瑭算了一筆賬:按當前市場行情計算,走水路運輸一噸貨物每公裡運費是0.02元-0.05元,走鐵路則在0.12元-0.15元,公路運輸均價在0.35元。

果園港通過提質、降本、增效,創新了多式聯運的經營模式,打通了重慶通達全球的多式聯運經脈血絡。連接江海經濟和陸地經濟的果園港,正在發展成為全球物流供應鏈的重要節點和國際樞紐。(完)

(責編:向璽如(實習生)、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