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談地方“搶人大戰”: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

2018年05月16日18:54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陳孟)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5月份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回答人民網記者提問時表示,近期不少地方政府出台“引才引智”的措施,體現了傳統城市發展觀念的調整。城市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關鍵在於要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和政府服務,不斷優化城市社會的硬環境和軟環境。

近期,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相關政策吸引大學生落戶,上演“搶人大戰”。人民網記者在今日新聞發布會上就“應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向孟瑋提問。對此,孟瑋首先表示,我國勞動力人口不存在總量不足的問題。從現在勞動力人口總量來看,目前我國16歲-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規模仍然保持在9億數量級。同時,近年來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逐年提升,勞動力素質在不斷提高,高校畢業生規模也較大,高校畢業生還面臨著一些就業的壓力。

對於應如何看待有關地方政府近期出台的“引才引智”措施,孟瑋談了三方面的認識:

首先,這一現象體現了傳統城市發展觀念的調整。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隨著各大城市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新增的就業崗位多、人才需求量大,對人才的競爭成為必然,地方政府紛紛出台人才新政,支持大學生落戶,體現了對人才的重視,是對過去“重物輕人”傳統的城市發展觀念的一個調整。

其次,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常言道,“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對一個城市來講,既要吸引人才落戶,更要把這些人才留在當地,實實在在地為當地經濟發展做貢獻。怎樣把人才留下來?從政府角度來看,關鍵的一點在於要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和政府服務,不斷優化城市社會的硬環境和軟環境,為這些人才干事創業營造富有活力的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

第三,人才的引進要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戰略緊密結合。地方政府出台的這一系列人才引進的舉措,要緊緊圍繞著地方的需求來制定政策,做到人才的引進與本地區發展戰略、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同步謀劃、同步推進,這樣才能夠實現人才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同時,還要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方發力,政府應該為人才引進搭台,同時還要發揮用人單位在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中的主導作用。

孟瑋同時指出,目前我國高學歷勞動力的空間分布和經濟布局、產業集聚還不夠協調,產教融合的程度也還不夠緊密,存在著結構性就業矛盾等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經濟體制改革的力度,為推進各類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同時,也將持續關注勞動人口的流動和空間分布的問題,加強新時代人口流動趨勢的特征研究,積極謀劃人口減少區域的發展問題,及時提出完善人口流動的有關政策建議。

(責編:岳弘彬、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