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陳孟)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今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受國務院委托,在會議上作關於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情況的報告。韓長賦表示,當前我國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得到初步遏制,農藥化肥使用量提前三年實現零增長,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回收率均達到60%以上。
圍繞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的開展情況,韓長賦主要介紹了八個方面工作:
一是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產量連續5 年超過1.2萬億斤﹔二是優化產業布局,產需結構平衡水平穩步提高﹔三是調優品質結構,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明顯增多﹔四是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五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得到初步遏制﹔六是改善農業物質裝備科技條件,現代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七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穩步發展﹔八是強化制度供給,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韓長賦指出,通過推動農業投入品減量、促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業資源養護、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我國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得到初步遏制。我國農藥化肥使用量提前三年實現零增長,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回收率均達到60%以上。 2017年底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45,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擴大到1200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5.3%,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