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首部行政法規出台:這八個焦點問題都有了答案

邱宇 程春雨

2018年03月28日08: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快遞業首部行政法規出台:這八個焦點問題都有了答案

  中國是世界第一快遞大國,2017年快遞業務量突破400億件,預計每年還會以100億件左右的速度增長。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快遞行業面臨著市場經營秩序不夠規范、服務規則不太明確等問題。

  近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出台,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針對寄件人隱私保護、快件丟失后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實名制

  ——身份信息不實快遞企業不得收寄

  快遞實名制是指寄件人需要出示身份証、登記個人信息,已於2015年底正式推行。

  《條例》進一步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並登記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隱私保護

  ——泄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款10萬

  快遞實名制成為保障快遞包裹安全的措施之一,但同時引發人們對隱私安全的擔憂。

  對此,《條例》規定,除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對快件進行檢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快件。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他人快件。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情節嚴重的最高處10萬元罰款。

  “全面推行實名制,要解決兩個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一是確保寄件人的信息可追溯,二是保護好消費者的隱私,如果消費者的信息得不到充分保護,實名制就很難推行下去。

   網點停擺

  ——暫停服務,要妥善處理尚未投遞快件

  逢年過節,因大批快遞員返鄉,部分快遞公司會出現網點停擺、快件積壓的問題。如何保証快遞服務的質量和時效呢?

  《條例》指出,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節假日期間根據業務量變化實際情況,為用戶提供正常的快遞服務。

  同時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其分支機構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暫停快遞服務的,應當及時向郵政管理部門報告,向社會公告暫停服務的原因和期限,並依法妥善處理尚未投遞的快件。

  損壞索賠

  ——可要求快遞運單所屬企業或服務企業賠償

  在運送途中,因快件損壞或丟失而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中國消費者協會2017年8月就《快遞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征集意見,發現消費者最關心快遞丟失、損毀后的賠償問題。

  關於索賠問題,《條例》規定,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

  另外,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

   末端派件

  ——鼓勵企業共享設施 推廣智能快遞櫃

  智能快遞櫃的出現讓上班族不用因為家中無人收件而苦惱,快遞員也能避免白跑一趟。快遞員可將快件投放在櫃子裡,並以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提供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

  《條例》明確,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

  除此之外,快遞行業還有很多高科技,比如分揀機器人、無人機送快遞、能實時了解快遞員位置和送貨時間的手機軟件等。

  《條例》提出,鼓勵和引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用先進技術,促進自動化分揀設備、機械化裝卸設備、智能末端服務設施、快遞電子運單以及快件信息化管理系統等的推廣應用。

   快遞車輛

  ——地方不得禁止依法通行

  快遞車輛通行難,是快遞員關心的問題。《條例》明確要求,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的權利,不得禁止快遞服務車輛依法通行。

  目前快遞行業大量使用的電動三輪車憑借機動靈活、載貨量較大等優點,成為快遞員“最后一公裡”投遞的首選交通工具。但是,關於電動三輪車的限速標准等爭議一直存在。

  《條例》要求,依法規范快遞服務車輛的管理和使用,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行駛時速、裝載質量等作出規定,並對快遞服務車輛加強統一編號和標識管理。

  違反交規

  ——造成他人損害,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中,部分快遞企業忽視交通安全,配送員有時會違反交通規則,擾亂城市秩序。

  《條例》提出,快遞從業人員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文明駕駛車輛。快遞從業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快遞從業人員所屬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依照民事侵權責任相關法律的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3月26日,公安部表示,嚴查嚴管配送員闖紅燈、逆行、佔用機動車道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對負有交通事故責任、多次嚴重違法的,納入失信記錄,督促企業落實清退和禁入措施。

  包裝污染

  ——鼓勵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材料

  在享受快遞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還要考慮到給包裹“減負”,減少污染。目前快遞對環保影響大的是塑料膠帶和滾筒膠帶。

  《條例》規定,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快遞企業已經開始行動,有的大力推廣可回收的環保布袋,取代之前常用的編織袋,還有一些企業推出了可循環利用的“共享快遞盒”。

  貫鑠企業CEO、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從物流行業趨勢來看,推廣綠色環保的循環包裝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短期內很難改變使用一次性包裝的現狀,還需行業和機構共同努力。(記者 邱宇 程春雨)

(責編:張旭(實習生)、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