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七個看點

2018年03月20日09:07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18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3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這份將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的改革方案,在記者看來,至少呈現出七個看點。

看點一

優化機構職能

力避九龍治水

“九部委聯手治理”“八部委出台文件”……在中國官方過去的工作安排中,多部門聯動並不少見。這既體現出機構間協調合作的能力,但在不少領域也存在職責劃分不夠科學所帶來的“政出多門”的弊端。

以污水防治為例:地下水歸國土部、河流湖泊水歸環保部、排污口設置由水利部管、農業面源污染歸農業部治理,海裡的水則由海洋局負責……此次改革后,上述職能將統一整合進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

值得注意的是,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實現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成為此次改革的基本邏輯。

如在審計方面,國家發改委的重大項目稽察、財政部對中央預算執行的監督以及國資委對國企領導的審計都將劃入審計署。

看點二

注重職能轉變

市場監管換風格

國家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藥監總局等機構的職責此次被整合進新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面上看,此舉解決了市場主體面臨多頭多層重復執法的問題﹔從深層次講,這一機構的設立,是對政府機構職能轉變的深化。

相較於曾經依靠行政審批“過濾”不合格企業的老辦法,在商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后,中國市場監管已經呈現出通過提供信息公示、反壟斷等服務,來護航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新風格。

而三家反壟斷機構職責的整合,意味著未來,無論是在價格、並購等方面濫用壟斷地位的企業,還是出台妨礙公平競爭規定的政府機構,都將成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執法對象。

看點三

新設兩部一局

美麗中國打基礎

此次新組建的部門中,有三個都和“美麗中國”息息相關。除前述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此前分布在國土、水利、農業、林業等多個部門的國土空間用途管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被整合進新成立的自然資源部,該部門中還將新組建林業和草原局。

未來,自然資源部將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者”職責。此舉既能避免發生自然資源因“無主”而被肆意破壞的“公地悲劇”,也可以為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等新的改革奠定基礎。

看點四

優化創新引擎

“第一動力”有勁頭

中國要實現新舊動能轉化,真正強大起來,關鍵在於能否走上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

此次機構改革也優化了創新引擎。一方面,重組科學技術部,加強、優化、轉變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務職能﹔另一方面,重組國家知識產權局,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讓“第一動力”更有勁頭。

看點五

聚焦兩大風險

未雨綢繆守底線

防范化解風險是本次機構改革的一大看點。

考慮到災害多發頻發的國情,方案整合抗震救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消防管理等多方面職責,組建應急管理部,以更好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風險。

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的建立,有助於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在金融混業經營漸成趨勢,新業態層出不窮,金融風險跨行業、跨市場傳染性明顯增大的情況下,此次方案將銀監會和保監會整合,從而解決監管職責不清晰、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問題,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打下基礎。

看點六

優化涉外管理

出入有序謀共贏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提升,來華工作生活的外國人和中國參與國際合作的事務都在不斷增加。為推動落實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此次方案針對上述兩方面事項組建了專門的管理機構。

其中,移民管理局將負責協調擬訂移民政策並組織實施,牽頭協調“三非”外國人治理和非法移民遣返等﹔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將推進援外方式改革並編制具體對外援助計劃等。

看點七

緊扣民生所需

重點難點逐破解

官方多次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而此次機構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緊扣民生所需,逐一破解難題。

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另外新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醫保、醫藥的聯動,不僅能夠更好保障病有所醫,也更符合改革的需求,比如通過醫保和藥品生產商進行價格談判來控制藥費的機制就能更為順暢地運行。

為保障軍人合法權益,方案擬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通過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建設,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確保“不要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

除上述內容,方案對其他民生領域也多有著墨,如組建農業農村部,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如組建文化和旅游部,統籌發展文化產業、開發旅游資源等。

(中新網客戶端3月13日電 記者周銳)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11期)

(責編:王吉全)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