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故事:雷鋒精神是種子

2018年03月05日18:27  來源:中國青年網
 

清湯下面條,再加上兩個最普通的荷包蛋……今天,每個到雷鋒生前所在部隊——北部戰區陸軍某旅“雷鋒班”學習交流的客人,都能吃到這樣一碗面。很多人親切地稱其為“雷鋒面”。

1962年2月的一天,雷鋒的同鄉、工友易秀珍與雷鋒久別重逢。這天,易秀珍給雷鋒做了一碗面條,面條裡放了兩個荷包蛋。雷鋒吃了一個,給她留了一個。當時國家正值困難時期,一碗荷包蛋面,是易秀珍所能拿出的最寶貴的食物。6個月后,年僅22歲的解放軍戰士雷鋒因公殉職。

1963年2月初,《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媒體相繼報道了雷鋒的事跡,同時摘發了雷鋒的部分日記。毛澤東仔細閱讀后,在一次談話時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說:“雷鋒值得學習啊!向雷鋒學習,也包括我自己,我也向雷鋒學習。”3月5日,毛澤東為因公犧牲的英雄戰士雷鋒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在《人民日報》發表。

時光走到今天,年逾古稀的易秀珍老人指導戰士們再次做起了“雷鋒面”。56年了,這碗面的味道依舊如故,一如雷鋒精神永遠保持著光與熱。味道融在齒間,駐在心底,面香四溢中是一種精神的久久駐留。

今天,讓我們跟隨雷鋒班的戰士們一起,去追尋雷鋒精神。

服務人民

從1961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的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

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出檢票口的時候,他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原來這名婦女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眼含熱淚地問:“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住哪的?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回答道:“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

2013年2月的一天,剛剛去北京出差回來的“雷鋒班”第25任班長畢萬昌正在沈陽北站餐廳用餐。

這時,走進來的一個老大娘吸引住了畢萬昌的目光。老大娘徑直走向了一個垃圾桶,打開桶蓋,翻了起來,她找出了一個可樂杯,走向了廁所,在廁所門口用熱水沖了沖,之后接了一杯熱水,放在一旁,走進了廁所。

看到這一幕,畢萬昌放下了手中的可樂,走到點餐台,回來時手中端著一杯紅茶,一個雞排,一碗粥。坐下后,他的目光再次凝聚在廁所的那個可樂杯上,不一會,老大娘出來了,喝了口水,在垃圾桶撿了幾個瓶子后准備離開,畢萬昌趕緊追了上去,叫住了老大娘:“大娘,我請你吃點東西吧。”

“你說什麼?我聾,聽不見。”大娘抬起頭看著畢萬昌,“你慢點說我得看你口形。”

“大娘,我說我請你吃點東西。”畢萬昌又一字一頓的大聲說了一遍。

大娘看著畢萬昌的口形,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用了,這裡的東西太貴了。”

畢萬昌看了看老大娘,堅持把她拉到了桌前。老大娘一張嘴,畢萬昌又是一愣,老大娘一顆牙齒都沒有了,好在雞排比較鬆軟,老大娘吃得很快,畢萬昌看著大娘問道:“大娘,您多大歲數了?”

“我84歲了,孩子,你是好人啊。”

“怎麼了大娘,請你吃點東西就是好人啊?”畢萬昌笑著問著大娘。

“我來這家店裡撿東西,服務員好,不攆我出去,可我這輩子,在這裡吃東西還是第一次!”大娘的聲音有一些顫抖,畢萬昌聽著也有些呆了。

畢萬昌和老大娘又閑聊了幾句,才知道,大娘的兒子腰間盤突出癱瘓在床,兒媳得了精神病,全家,都靠她一個人的低保維持生計。自己出來撿點東西補貼家用。畢萬昌看老大娘快吃完了,就准備了點錢,想給大娘,想了想,准備了一張五十和一張一百的,大娘吃完了,畢萬昌掏出兜裡的錢,當把那五十元遞給大娘的時候,大娘怎麼也不肯收,說:“孩子,你是好人,大娘不能又吃你東西,又拿你錢啊。”

“大娘,你要是不要這五十,就拿一百。”

大娘收下了五十元,抱著畢萬昌說,“孩子,謝謝你。”

敬業愛崗

1960年的春天,雷鋒成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車駕駛員,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裝在挎包裡,隨身帶在身邊,隻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裡看書。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2017年1月的一天,雷鋒班組織了冬季野外拉練。途中,路邊一輛正在倒車的環衛車吸引了雷鋒班戰士們的目光。原來,這輛環衛車正從一戶廠房出來,雖然沒有裝載多少貨物,但是地面結冰和道路較陡的路況,還是使得環衛車怎麼也上不來,站在車子旁邊的一男一女,顯得十分著急。

看到這一幕,雷鋒班一位戰士立馬就沖了過去,一邊跑還一邊嘀咕著:“這麼多人怎麼沒人幫忙呢?”但是跑到一半,他又像想起了什麼一樣,在路中間遲疑了一下,又略顯無奈的跑回了隊伍。

隊伍最終走出了村庄。剛到休息地域,這位戰士便立馬找到了梯隊長,申請回去幫助老鄉把車推出來。在得到梯隊長同意之后,戰士帶領雷鋒班戰士,急忙向村庄趕去。

一進入村庄,戰士們就看到了還在原地掙扎的環衛車。於是幾人加快步伐,跑了過去。在環衛車旁干著急的老鄉看到幾人跑過來,立馬就露出了笑容。雷鋒班戰士們告訴老鄉:“來,咱們一起推。”

最終在幾人的合力下,環衛車爬上了坡。其實路過村庄的時候之所以沒有人站出來,戰士之所以跑出去又返了回來,正是他們考慮到了行軍紀律。行軍途中,無論是什麼情況,隻要沒有上級的允許,就不能私自做出行動。

請相信,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一直都是人民最可愛的人!

無私奉獻

1960年8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隻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

在雷鋒班的南側,擺放著一個淺綠色的整理箱,箱內整齊碼放著各式各樣的干淨衣物,雷鋒班的戰士們稱它為“善淘箱”,是雷鋒班新三件寶之一。“善淘在行動”正是依托善淘箱實施的。

善淘箱是雷鋒班依托上海善淘網發起的一項愛心活動。

雷鋒班戰士從團隊和共建共育單位募集閑置衣物,經過清洗、熨燙、分類后打包郵寄到善淘網進行義賣。義賣所得的善款直接用於救助殘障人士,部分保暖衣物直接捐贈給偏遠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至今為止,雷鋒班已通過善淘箱募集並捐贈衣物3萬余件。善淘箱現在已成為雷鋒班弘揚雷鋒精神、播撒雷鋒種子的新方式、新窗口。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沐浴著新時代的縷縷春風,在一代代奮進者的傾心灌溉中,雷鋒精神的種子正在茁壯成長。

2014年3月11日,習近平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親切接見部分基層代表,他對某工兵團“雷鋒連”指導員謝正誼說:“雷鋒精神是永恆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你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

又是一年學雷鋒紀念日。新時代的今天,“雷鋒面”依然打動著每一個去雷鋒團參觀學習的人的味蕾,舌尖的感受直擊著內心最柔軟的觸動,沉甸甸的味道是思念,更是閃亮的初心。

雷鋒沒有走遠,一代代人把雷鋒精神的種子廣播在祖國壯麗山河間。

雷鋒精神就在我們腳下,廣大青年正汲取營養與力量,深深扎根腳下的地,雄勁蛻變心中的天,讓種子抽芽化作陣陣春雷,轟響出新時代的又一個春天。

(責編:馮人綦、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