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蔣文杰攝影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陳燦)4日,2018年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在京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知識產權系統砥礪奮進的五年,也是知識產權事業碩果累累的五年。分層分類、協調發展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報告顯示,2017年,發明專利申請量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審結74.4萬件,授權周期穩定在22個月。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同比增長12.5%。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申請量分別為168.8萬件和62.9萬件。國內(不含港澳台)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35.6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2016年的72.38分提高到2017年的76.69分。
“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國際合作、基礎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獲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評價。”申長雨介紹,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廈門、青島、深圳、長沙、蘇州、上海徐匯區等6個地方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探索更加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年累計減免專利費用58億元,減少提交各類材料269.8萬份。出台實施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支撐重點產業創新發展。
此外,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也得到了完善。《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和《專利代理條例(修訂草案)》報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落實《關於嚴格專利保護的若干意見》,26個省份制定細化方案。廣東、江蘇等地深入開展“護航”“雷霆”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展會、電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侵權違法行為。
會議對部署了2018年全國知識產權系統要重點做好的工作:未來要強化統籌協調和改革創新,高標准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要強化知識產權創造,提高技術供給水平。推動專利申請適度合理增長,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申請量增幅穩定在7%左右,外觀設計申請量保持穩定,PCT國際專利申請增長10%左右。加強信息化建設,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專利審查中的運用等。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塑造良好市場環境。推動加快專利法修法進程,完善專利侵權糾紛調查取証手段,提高侵權法定賠償上限,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專利侵權判定、假冒認定等執法辦案依據,在專利行政執法中積極發揮司法鑒定機構作用等等。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