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成功開通網絡身份証的兩位市民在手機上展示網絡身份証。
怎樣能隨時隨地証明“我真的是我”,又不必擔心信息泄露或者証件遺失呢?今后,一次微信身份証認証后,遇到需要出示身份証的情況,或將掏出手機亮出“網証”就可辦理政務、住宿、車票等業務了。
昨日,由廣州市公安局南沙區分局、騰訊、建設銀行等10余家單位發起的“微警雲聯盟”在廣州南沙成立。活動現場,聯盟成員單位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並且現場簽發全國首張微信身份証“網証”。目前,微信身份証“網証”在廣東省試點試行,預計明年1月推向全國。
目前,廣東省居民領取身份証“網証”有線上和線下兩種路徑:
1.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網証”,刷臉即可線上獲取黑白“輕量版”身份証“網証”。
2.通過微警認証App進入可信終端頁面,掃描線下可信終端設備二維碼,設置身份証密碼(8位),刷身份証,可獲取彩色“升級版”身份証“網証”。
兩種版本的身份証“網証”未來的應用場景有所不同。“輕量版”適用於一些僅需簡單証明“我就是我”的場景,比方說網吧實名制登記等﹔“升級版”則適用於一些需要嚴格規范認証的場景,比如工商注冊登記等。
辦事群眾隨時隨地
証明“是我在辦”
昨日活動現場,聯盟發布了“微警支付”“微警徽章”羊城通充值、身份証識別等應用,市民代表領取了全國首張微信身份証“網証”。
據了解,身份証“網証”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國家重大項目支撐下推出的身份証網上應用憑証。南沙可信身份認証示范基地聯合騰訊微信團隊針對“網上身份難確認、易偽造”等難題,首先在廣東省試點試行,預計明年1月推向全國。
南沙區公安分局閆警官介紹,該應用依據《居民身份証法》,以身份証制証數據為基礎,通過國家“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証平台”簽發與實體身份証芯片唯一對應的電子文件——身份証“網証”,用於手機聯網驗証身份証實體証件的真實性與有效性,驗証過程不在互聯網空間傳輸或存儲公民隱私信息,可以為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以及旅館業登記、物流寄遞等眾多要求實名制的應用場景,提供國家法定証件級身份認証服務,辦事群眾隨時隨地可以証明“我就是我,是我在辦”。
“通俗地說,身份証‘網証’就是身份証的網絡版或電子版。”閆警官解釋說,市民可以將自己獨一無二的網上身份証放進微信卡包裡,用虛擬的卡代替實體的卡片,出門隻需帶一部手機,在需要出示身份証的地方,隻要拿起手機刷臉,就可以証明“我就是我”。
減少身份信息泄露 數據加密無法破解
南沙可信身份認証示范基地聯合南沙區政務中心創新推出全國首個身份証電子証照政務落地應用。該應用借助“微警”平台提供的身份認証能力,全程由AI系統自動比對用戶身份信息、人像、身份証件的真實性與一致性,比對成功后開通身份証網上憑証(簡稱“網証”)。昨日,市民張先生前來區政務中心辦理工商注冊登記,得知可以領取身份証“網証”后,立馬請工作人員當場為其辦理。
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住酒店、坐飛機、搭高鐵,還是前往政府辦証件、提申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身份証,但如何有效証明自己身份以及個人身份信息妥善保管等問題卻一直未有很好的解決方案,身份証被盜用、冒用,身份信息泄露情況屢禁不止。
“在傳統的辦事過程中,市民需要向機構提供煩瑣的身份証復印件,一是不便不環保,二是存在身份信息泄露的可能。”閆警官稱,AI系統的識別比對誤判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而人眼識別比對的誤判率可達百分之十五。有了“網証”,辦事群眾無須再攜帶實體身份証即可辦理相關試點業務,也無須留存身份証復印件,不僅有效保護了公民個人隱私,同時大大提升了政務服務的效率與准確性。“簡單而言,‘網証’化以后減少了第三方接觸居民身份証信息的機會,對方不需要採集市民的身份証信息,接受的是來自公安部數據庫的核對反饋,而反饋信息本身已經加密,外界無法破解。”
值得一提的是,領取身份証“網証”后,萬一手機丟失,市民可通過重設身份証8位密碼讓原先的身份証“網証”就此失效。(記者 張丹羊 通訊員 李濤 鄭天樂 鄭善因 張毅濤 圖 蘇俊杰)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