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喬雪峰)記者從2018年全國交通工作會議上獲悉,未來三年,交通運輸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服務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統籌規劃、聚力攻堅,確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
一是提高風險防控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有效防控交通運輸領域債務風險,科學做好“十三五”規劃中期調整,充分考慮籌資能力,建立發展規劃與資金保障動態平衡機制,把握好建設規模與節奏,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著力推動交通運輸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爭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在努力實現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渠道。要堅守交通運輸安全底線和紅線,進一步完善行業安全體系。
二是以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當前,交通扶貧脫貧已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沖刺期。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發展滯后、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交通扶貧脫貧要求高、任務重、難度大,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要採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精准的工作,進一步完善政策設計,加大攻堅力度,確保完成交通扶貧脫貧攻堅任務。
三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交通運輸是能源消耗和大氣污染排放的重點領域之一,要強化責任擔當和使命意識,下更大決心,付出更大努力,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走在前列。
交通運輸行業將聚焦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交通精准扶貧脫貧。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高速公路、普通國道建設的傾斜支持,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加快推進通村暢鄉的“幸福小康路”建設,確保到2019年底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繼續推進“交通運輸+”特色產業扶貧,繼續支持貧困地區約1.2萬公裡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改造建設。
二是綜合交通基礎設施聯網提升。完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布局,實施重點通道連通工程和延伸工程。統籌推進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打造150個左右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和150個左右輻射帶動能力顯著、物流功能完善的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加快鐵路建設,完善公路網絡,優化水運建設,加強機場建設,2020年實現綜合交通網總裡程達到540萬公裡左右目標。
三是運輸服務升級。深入推進多式聯運和甩挂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發展。推進跨運輸方式的、形式多樣的旅客聯程運輸服務,完善樞紐站場聯運服務功能。深入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創新農村客運運營組織模式,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達到100%。繼續推進運輸裝備標准化現代化。推進智能化運輸服務升級。推進北斗高精度定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應用。
四是推進綠色發展。推進交通運輸結構性節能減排,引導中長距離煤炭、礦石等大宗散貨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水路運輸。推進新技術新工藝節能減排,大力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加快淘汰老舊高能耗車船。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推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五是強化安全發展。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加快交通運輸安全體系建設。推進應急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管理機制、法律法規、工作機制,完善交通運輸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系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