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真是一個繁忙的外事月!特朗普來了,走了。習主席接著出訪了。獨家內容聽前方的“心一”給您播報,不容錯過。
8號下午到,10號上午走。人生中第一次到訪中國,雖不到兩天時間,但卻給特朗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且不說簽的巨額大單,也暫且不說中美元首的深談,今天就單說說此行外交禮遇。
咱們的領導人出訪,國人經常關注人家給咱們的禮遇。國際上,對習主席的隆重禮遇已經成了常態,特殊禮遇也不勝枚舉。
比如,14年去法國時,當地媒體評論法國“力求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不放過萬分之一的細節,做到了極致”﹔再比如,去年柬埔寨,莫尼列太后不僅陪同敬獻花籃,到了王宮還邀請習主席在西哈努克太皇生前坐的椅子上就座。
外交禮遇,既和一個國家的實力、影響力密切相關,也和領導人的個人魅力乃至風格有關系。
這一次的特朗普訪華,中國給出的禮遇和以往有點不一樣,從中展現了中國外交在傳承中的創新,折射了中國對發展中美關系的重視和誠意,而且透露了中美關系的幾個走向——
中美關系不是硬邦邦的,也有親情和友情
9日晚上,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歡迎晚宴上有個很大的屏幕,放了一段特朗普的訪華視頻。
特朗普不淡定了,顯然感覺這種形式不錯,致辭的時候就提議,將他外孫女的視頻也放到大屏幕上。在大會堂播放一個小女孩的片子,還有這麼多重量級嘉賓在場,這樣的禮遇不僅沒有先例,想必以后也不多見。
如果你單單將此舉理解為一個外公的“愛娃”“炫娃”,那顯然沒有get到關鍵點。
現場的中美大咖聚焦下,當大屏幕放出阿拉貝拉努力地用中文背詩、唱歌,給人一種強烈觸動:中美關系不僅是會談桌上的縱橫捭闔,不僅是貿易交易裡的博弈交鋒,不僅是對世界局勢的深刻影響,而且在國事中融入了親情和友情。
當工作伙伴開展家庭聚會,給對方介紹自家娃有多棒時,這意味著什麼?
中美關系的對話,要從“相互理解”開始
中美關系在很多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上需要尋求共識,相互之間也會有摩擦和碰撞,需要對話、需要交流切磋。所以,今年特朗普上台以來,兩國元首光通話就有8次。習主席也親自飛了一趟大洋彼岸,庄園會晤揭開了中美關系的歷史性一頁。
對話的前提是相互理解,相互理解要從認識彼此的歷史和文化開始。第一站故宮,就是一本鮮活的歷史書,濃縮了中國經歷的苦難與滄桑、中國對發展道路的探索與跋涉。
在故宮逛一圈,其實是在把我們中華民族走過的路給特朗普看,以“案例說法”的方式講中國的選擇,講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會繼續選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會珍愛來之不易的和平,中國是一個開放的、尋求合作共贏的民族。
中國的文化自信,將更深刻更廣泛影響中美關系
在習特會談路上,大會堂東門內大廳好像一個小型音樂會。這裡首次舉行編鐘表演,再現三千年前的禮樂盛況。編鐘、笙、簫、笛、塤、琵琶、古箏,中國傳統樂器閃亮登場。
文化元素穿插到訪問全程,無論是第一天的故宮之行,還是第二天的《編鐘禮樂》,都是一種熟悉的配方——在國事訪問的大餐中添加文化配方。
當年小平訪美,戴上牛仔帽的照片堪稱經典。今天,我們將傳承了五千年沒有斷流的中華文化擺到客人面前,這一安排盡顯中國的文化自信,也向世界傳遞了中華文化復興這一重要信息。
中美關系要時刻著眼未來、著眼下一代
人民大會堂的歡迎儀式美得可以做壁紙,一下子圈粉了特朗普,他點贊咱們的儀仗隊說:“我已經接到了世界各地朋友的電話,真的是很美。”
兩國元首走紅毯時,過去都是中國孩子揮舞國旗,此次中美孩子站在一起,11名在北京生活的美國小學生加入了歡迎隊伍。
還有一個安排也是首次:習特會談前路過北大廳南側,聽到歌聲:“友誼讓我們拉起手,團結需要我們拉起手……和平讓我們拉起手,世界需要我們拉起手……”這首兒童歌曲用到中美關系身上非但不違和,反而十分貼切。
兩個外交安排都是小朋友當主角,潛台詞說的是,發展中美關系要面向未來。
今年中美關系破冰45年,4月訪美時,習主席發出了未來之問:“中美關系今后45年如何發展?需要我們深思,也需要兩國領導人作出政治決斷,拿出歷史擔當。”未來的45年,現在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慢慢長大了,也會是中美關系中的主力軍,他們對對方國家的觀感,影響著兩國關系的走向。
創新之風扑面而來。
新時代、新氣象。中國大國外交怎樣揮就新篇章?世界拭目以待。(文/心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