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暗訪、跟蹤:紀委是如何辦案的?

王海鷹

2017年10月06日20:17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明察、暗訪、跟蹤:紀委是如何辦案的?

  新華社濟南10月6日電(記者王海鷹)紀委通報經常見諸媒體,通報背后,紀委工作人員是如何工作的?國慶中秋長假前,記者跟隨東營市紀委去明察暗訪,體驗了明察、暗訪、跟蹤等多種辦案方式。

  為扶貧事業保駕護航

  9月27日記者跟隨東營市紀委直查組赴縣區開展扶貧領域明察暗訪,直查組的同志們說,前期入戶走訪發現扶貧工作中有代領等問題,這次要入戶核實,如果確認屬實,將進行問責。

  在扶貧領域,東營市成立了多個小組,長期在基層開展工作。為保証辦案效果,5個縣區的直查組開展交叉明察暗訪,不與本縣區紀委聯系,全部由市紀委直接管理調度。

  早9點,來到墾利區某村,市紀委督導同志和縣區直查組的同志們在村口會合。前期走訪調研時,這個村貧困戶老李的老伴反映其孫子(幼年喪父失母)沒有收到村裡發的扶貧款,直查組准備調查核實這一問題。直查組找到正在晒玉米的老李,老李今年70歲,他說老伴“記混了”,那是另一筆鎮上通知領取的扶貧補助,村裡通知發的那筆扶貧款由他領到了,因不會寫字,名字由村干部代簽,他按了手印。

  調查中,直查組的同志迂回問了一些問題:“當時領錢時,村裡還有誰去領?”“去年以來收過哪些部門的救助款”等等,並反復詢問有關村干部當時發放扶貧款的細節。

  隨后,直查組來到鎮扶貧辦、區畜牧局等部門核實。老李提出的另一筆扶貧補助,直查組發現是某銀行的一項社會救助,這類企業扶貧救助在東營市較多,由於是社會救助,程序不夠標准。直查組對發放過程中的身份核實、集中代領等問題一一深入調查。

  在墾利區的工作告一段落后,直查組又奔赴河口區。東營市紀委直查組正在與河口區紀委聯合行動,對全區的危房改造問題進行核查。有個村的貧困戶3年間申請了兩次危房改造資金,涉嫌違規,河口區紀委去年即查出問題,其在退款時少退了500元,今年又被查出。記者跟隨直查組到這戶人家了解情況,拍照取証,請當時申報、審核的村、鎮干部寫出情況說明,並舉一反三,深入了解情況。

  “了解過程,才能分清責任。我們還要繼續調查核實,發現問題及時問責,通過問責倒逼改進。”直查組組長說。

  緊盯卡死公車私用老問題

  9月28日,記者跟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暗訪組前往廣饒縣。一出東營市區,暗訪組就開始留意路上有沒有公車出沒。暗訪組遇到可疑車輛,聯系技術部門就能查出車輛基本信息,這是暗訪組判斷是否公車的重點依憑。

  暗訪組成員都是經驗豐富的辦案老手,他們說,東營公車的品牌一般是本田、別克、帕薩特、現代等,而且是老款,看到這些品牌的車輛,就格外警惕。

  長期暗訪也讓他們積累了識別公車的方法:車體很臟的車一般不是公車,公車外觀一般都比較干淨﹔裡面挂著玩具等裝飾的車不會是公車﹔后視鏡、車輪或排氣管系有紅綢的車不會是公車,多是企業的車﹔新款車一般不會是公車。

  遇上幾輛可疑車輛,經查詢都被排除。記者發現,暗訪組對公車私用情況的警惕在時時處處,“我們都有職業病了,有時上下班路上,遇到可疑的車輛,就會跟上去,同時打電話給同事報上車號,查詢是公車還是私車。”暗訪組成員說。

  暗訪組組長老李介紹,“四風”的一個新動向是私車公養、公油私加。這些情況僅靠暗訪很難發現,必須與明察結合起來,通過查賬、調取加油站監控錄像等,才能發現。

  正准備返回東營市區,一輛涂有“行政執法”字樣的車從我們身邊駛過,查詢系統顯示,這是廣饒縣環保局的車。

  “跟上去!”暗訪組組長老李命令。在一個路口,這輛車停下了。“難道被發覺了?”暗訪組的車繼續前行,過了路口,調頭隱蔽觀察,發現車輛右拐進了一個村庄。暗訪組也跟著進了村庄,在路口發現可疑車輛在一戶農戶門前停住,打開了后備廂,大家立即出動,從不同角度觀察取証。

  記者也裝作路人挨近那輛車,從農戶敞開的大門向內張望。院子裡有個鍋爐,幾個人有的拿著筆記本,有的在拍照,原來這是環保部門在督查執法。

  點穴督察禮品店

  時近兩節,暗訪組決定去某水產店前重點督察。該水產店是東營一家有名的禮品店,八項規定出台前,有些部門單位發放福利、迎來送往,多從這裡購買。一到過節,這裡車水馬龍,擠得水泄不通。

  水產店門前有三四輛車,不斷有人從店裡提著各樣物品往車上放,但是經查詢,它們不是個人車輛,就是企業車輛。

  記者和暗訪組組長老李繞到水產店對面的公交車站,坐在公交站的長凳上,裝作等車,眼睛卻時不時瞄著光顧水產店的車輛。

  蹲了一個多小時,沒有收獲,決定進店探查。進到店裡,裝作客人東問西問,心裡卻一直留意進來的客人。這時有兩個穿著淺色襯衫、深色西褲的年輕人進店,“像機關干部”。這兩個人向賣家要了名片,說定明天早上6點來提貨。老李跟到門口,記住了他們的車牌。

  經查,這是當地一家私營企業的車。暗訪組成員分析,這家企業職工上千,如果給職工發福利,不可能用提貨的方式,隻可能發放提貨券。6點來提貨,很可能是趁早上送禮以避人耳目。

  “隻要跟上他們提貨的車,看禮品送到了哪裡,就可能有所斬獲。”暗訪組組長老李安排人員第二天6點再去禮品店盯守。

  短短兩天的明察暗訪結束,收獲滿滿。一個深切的感受是,紀檢干部既是守護國家扶貧資金安全的哨兵,又是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監督員。他們的敬業履職,為社會帶來了清風。

(責編:崔東、袁勃)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