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資金為何"睡覺":不好花、不敢花、難消化

2017年09月11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扶貧資金為何"睡覺":不好花、不敢花、難消化

  雪中送炭 耽擱不得(話說新農村)

  扶貧資金之所以閑置,既有制度層面問題,也有一些干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

  貧困群眾眼巴巴盼著雪中送炭,扶貧資金卻趴在賬上“睡大覺”,你說急不急?日前,審計署發布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抽查的59個貧困縣中,12個縣財政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項目推進緩慢,導致6226.11萬元資金結存1年以上,其中5585.07萬元結存2年以上。

  每一筆扶貧資金,背后都關聯著一批貧困家庭,錢到不到位、用沒用好,關系到他們能否按期脫貧。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基礎差、發展能力弱,靠常規政策難奏效,必須吃政策“偏飯”,用超常之舉、下非常之功。扶貧資金一旦閑置,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會讓扶貧政策打折扣,影響困難群眾的脫貧信心。用好用足扶貧資金,不只是個效率問題,更是一份政治責任。

  一些地方扶貧資金為何“睡大覺”,其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有人說,扶貧的錢“不好花”。在基層採訪,一位扶貧干部坦言,有的條條框框太死。前些年,縣裡給一個村安排養豬項目,按上面規定,一個項目須帶80戶以上的貧困戶,可村裡貧困戶不夠數,隻能把項目退了回去。另外,資出多門,政策難銜接。比如涉農資金整合,上面出台了政策,但下面沒有對接細則,各路資金都有自己的“婆家”,今年你把“打醬油的錢來買醋”,明年可能會斷了“醬油錢”的來路。

  有人說,扶貧的錢“不敢花”。脫貧離不開產業,一些基層干部反映扶貧產業難選。扶貧資金是“高壓線”,有的產業門檻高,貧困戶干不了﹔有的產業風險大,怕花錢打水漂。貧困人口大多年齡大、能力弱,帶著貧困戶發展難。一些干部怕擔責、怕風險,把扶貧資金當成“燙手山芋”,有錢也難花在刀刃上。

  有人說,扶貧的錢“難消化”。有的地方把爭取扶貧項目當成“搶蛋糕”,不搞科學規劃,不顧當地實際,一味貪多求大,申請時非常踴躍,等資金到位后才發現不對路,難以實施。也有的地方項目爭來了一堆,由於配套能力不足,導致一些扶貧項目接不住、干不好。

  由此看來,扶貧資金之所以閑置,既有制度層面問題,也有一些干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不能簡單處置、搞一刀切。如果不加快完善制度,一些政策瓶頸不突破,一味往基層干部身上打板子,問題恐怕難解決。同理,如果有的地方干部不真抓實干,再好的政策也難落地。不讓扶貧資金“睡大覺”,要以問題為導向精准把脈、對症下藥,從部門到地方擰成一股勁,形成脫貧合力。

  在制度層面,加大各項改革力度,破除資金使用障礙。在資金管理上,把該放的權放到位,給基層更多自主權。在資金整合上,要出台切實可行的操作辦法,讓地方確實敢整合、能整合。在資金投入上,既要落實部分扶貧項目不再要求貧困地區配套等特惠政策,也要保証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讓貧困地區輕裝上陣。

  在干部層面,要嚴格監督,層層壓實責任。地方政府是脫貧攻堅的責任主體,不能因為怕擔責就不作為,對於長期大量閑置的扶貧資金,該收回的收回,該問責的問責,讓扶貧資金發揮好“兜底錢”作用。扶貧資金能否“精准”到位,關鍵在各級領導干部是否認識到位、作風扎實、方法得當。許多人說產業扶貧難,可有的地方探索資產收益模式,將扶貧資金折股,帶動了更多貧困戶﹔有的地方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效益考核到戶,通過緊密利益聯結,讓貧困戶一起受益。避免“花架子”,就能找到“金點子”。多些接地氣的調研,多些精准發力,讓扶貧的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責編:劉夢妮(實習生)、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