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邀天下英才 助力雄安建設

——獨家專訪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

人民日報記者 張志鋒

2017年09月01日19:45  來源:人民網
 

近日,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面向全國公開招聘人才的公告,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議。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對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進行了專訪。

問:根據雄安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新區人才隊伍建設的用人原則、目標任務是什麼?

陳剛: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承擔的特殊使命,離不開人才的強有力支撐,必須凝各方智慧辦國家大事,聚各方之力建千秋之城。

新區選人用人,關鍵是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堅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准選人才。衷心歡迎懷揣夢想、有理想抱負、敢於擔當、富於激情、勇於創新創造的人才來新區干事創業。

新區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是,緊緊圍繞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需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開發利用國際國內兩種人才資源,發現挖掘省外省內兩種人才潛力,健全完善引進培養兩種人才政策,探索創新開放協同兩種人才機制,打造一支富有情懷、甘於奉獻、善於創新、敢於擔當、作風正派、廉潔自律的優秀人才隊伍,讓雄安新區成為各類人才建功立業、成就夢想的熱土。

問:如何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集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才和智慧到雄安新區,並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陳剛:人才看重和選擇一個地方,不會隻簡單關注對方能夠給予多少薪酬待遇。尤其是雄安新區,決不能成為一些人“淘金”的地方,更不應該是“鍍金”的地方,而是一個干事創業、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是一個綻放青春、燃燒激情的戰場。在選人用人方面,我們主要把握四個方面。

一是靠事業聚人。參與規劃建設雄安新區,對於每個懷揣理想追求價值的人來講都是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要干出一番大事業,就要有理想、有眼界、有魄力、有才華、有操守。人生難得幾回搏,新區張開雙肩擁抱大家的到來。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夢想,共同鑄夢圓夢,為實現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靠公平選人。選任必須公平,公平創造活力。這次公開招聘也將充分體現這一點。我們將按照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按能力按貢獻定薪酬等現代化管理方式,為每一位高端人才的成長成才搭建公平競爭的平台,為每一位有志有為的各類人才,提供充分展示才華的機會。

三是靠機制用人。我們將按照“精減、統一、高效”的原則,實行“大部門制、扁平化、聘任制”,構建精干的管理機構,減少行政層級,實行“小政府、大服務”,提高行政效率。不唯身份,科學設崗,因崗選人,互為AB角,嚴格績效管理,嚴格依法依紀管理,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創新創造活力迸發。

四是靠服務留人。我們將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搭建創新平台,為來新區的各類人才創造良好的創業、工作、生活環境,不唯學歷、不唯資歷,隻唯實績,讓有奉獻的人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社會上受尊重、干事業有舞台、生活上高品質。

問:雄安新區未來將重點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對此,新區要重點引進哪幾類高端人才?

陳剛:雄安新區將搭建全球化高層次開放型的聚才平台,面向全球招賢納士。將重點引進以下三方面的高端人才:

一是創新創業人才。尤其是能夠引領國際發展趨勢、從事科學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開展高端產業技術應用基礎研究的高層次人才﹔具有產業化經歷、能夠引領和帶動新興科技落地應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等領域的國內外專業技術人才,精品城市、智能制造等具有大國工匠水平的高技能人才﹔其他各領域的創新型領軍人才。

二是經營管理人才。尤其是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國際化管理創新和跨文化經營管理能力的企業家,以及金融投資、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城市治理、現代物流等高級管理人才。

三是各類急需人才。包括教育、文化、衛生、民生、社會工作等各領域具有較高學術造詣或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通曉國際經濟金融運行規則、熟悉法律的復合型智庫型人才等。

問: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必然會吸納北京的大量人才,如何集聚和用好這部分人才?

陳剛:雄安新區的建設,將緊緊圍繞“人”這個核心謀篇布局,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發展社會事業,配套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不斷增強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一是以在雄安新區設立中關村科技園為契機,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爭取中關村人才特區政策向雄安延伸,促進兩地人才交流和聯合培養,完善跨區域人才服務網絡,努力實現人才支持政策相互銜接、工作體系相互對接、資源市場相互貫通、發展平台相互支撐、體制機制改革相互促進,加快促進中關村科技成果在雄安轉化,以成果轉化帶動人才流動。

二是借助首都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人才、技術和智力優勢,為雄安新區在城市規劃、設計、勘察、測繪、建設和發展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特別是借鑒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管理經驗,形成常態化的合作交流機制,促進資源共享、人才共用。

三是依托京津冀“雙百”互派干部挂職等機制和京津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干部交流機制,建立常態化人才交流合作平台。結合雄安新區需求,適時邀請京津有關部門和專業技術人才到新區挂職或任職,安排雄安新區管理人員培訓學習,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提供支撐。

四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區域人才合作改革。堅持協同創新與區域人才一體化發展戰略,在領導體制、工作機制、頂層設計以及區域人才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探索建立區域統一的財政稅收、金融投資、產權交易、技術研發、創業就業政策,完善共建共享、協作配套、統籌互助機制,推動各種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積極開展重大科技項目研發合作,支持企業同京津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區域共建一批產學研創新實體,共同打造創新發展戰略高地。創新探索國際化人才發展模式,推動海外人才管理改革,構建更加靈活的海外智力開發利用機制。

問:規劃建設新區,必須用好河北本地人才,發揮好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人才的作用,這方面有什麼考慮和打算?

陳剛: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一結束,籌建新區的全體同志堅決響應黨的號召,打起背包就出發,連夜奔赴新區一線展開工作,與新區三縣的干部一道,為扎實有效推進新區管控工作、群眾工作、規劃編制工作等付出了艱辛努力、作出了積極貢獻。事實証明,河北的干部隊伍是講政治、顧大局、敬業奉獻、能打硬仗的。對此,黨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人才是最可寶貴的資源。“英雄不論出處”。在人才問題上,我們始終堅持公平、公開、公正,不帶任何“有色眼鏡”。不管是本土的、外地的,中國的、世界的,隻要是新區的規劃、建設、發展所需要的,我們都熱忱歡迎,都一視同仁對待。我們也熱情歡迎更多的留學人才來新區工作,為祖國服務。熱切期待大家加盟雄安新區發展,共創雄安新區美好未來。

(責編:馮人綦、崔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