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陸婭楠)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2%,增速比1—6月份放緩0.8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6月份放緩2.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分析,利潤增速放緩主要受極端高溫天氣條件下部分企業放假、停產等短期非經濟因素影響。總體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企業效益同比呈現好轉態勢,工業利潤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降成本成效有所擴大。7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93.12元,同比下降0.29元,比6月份多降0.11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9元,同比下降0.13元﹔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費用為7.22元,同比下降0.16元。
降低企業杠杆率取得積極進展。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1.1%,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工業產成品“去庫存”持續推進。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8%,增速比7月份主營業務收入低2.1個百分點﹔產成品周轉天數為13.7天,同比減少0.8天。
企業資金周轉持續加快。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7.1天,同比減少1天。
利潤率同比進一步提高。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7%(因季節因素低於6月份),同比提高0.33個百分點,增幅比6月份加大0.04個百分點。
國有控股企業效益顯著回升。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4.2%,增速比6月份加快13.5個百分點﹔其中,中央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5%,扭轉了6月份同比下降6.5%的局面。主要歸因於石油加工、煤炭和鋼鐵等行業效益明顯提升。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