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車輻山鎮車前村是該鎮礦山復墾面積最大的村,自2011年起,通過分期實施、逐步復墾,原來的荒山深坑變成了配套設施完善的梯田。
原來寸草不生的荒山深坑變成了沃野良田,這讓周邊的百姓嘗到了甜頭。村民張言增在他承包的47畝復墾地上種滿了玉米。據介紹,一畝玉米地大概能夠帶來1400元的收益,今年的收成已經接近於山下的農田。
而在整個車輻山鎮,像這樣的復墾地大概有一千多畝,每年能為周邊百姓帶來至少140萬元的收益。
除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更重要也更長遠的是生態效益。從2012年開始,燕子埠鎮在徐窪、韓寺、扒山等十幾個村開展工礦廢棄地復墾項目,面積達1570畝。“以前滿山遍野都光禿禿的,現在復墾以后地裡綠油油的,看著都舒坦了。”燕子埠鎮徐窪村村民張言新說。(梁嬌 呂紅運 鄒學剛)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