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平如水公正為民

——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之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觀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馮玉軍

2017年07月21日16:17  來源:人民網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於破解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出了系統化的頂層設計,把我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電視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四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多維度、全景式展現了這個歷程,述論結合、律例並重、情理交融,很好地展現了司法改革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司法規律,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基本原則,闡明了堅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大意義。

古語雲:“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近年來,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問題較為突出,人民群眾對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冤假錯案問題反映強烈。這些問題的產生,有司法觀念陳舊、司法人員素質不高等方面的原因,但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司法體制不完善、司法職權配置和權力運行機制不科學、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因此,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健全有效防范司法不公、司法腐敗的體制機制,增強司法過程的開放性和透明度,努力讓司法成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的非法干涉,是保証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條件。但是,長期以來,我國法院、檢察院依行政區劃設置,並實行人財物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體制。這種體制,不僅與司法權的國家屬性不相適應,也容易導致司法活動受地方干擾。對此,要以優化司法職權配置為重點,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制度安排。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都要切實維護司法權威,旗幟鮮明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絕不容許利用職權干預司法。

建立分工合理、權責統一、權責明晰、權力制約的司法權運行機制,是司法公正、高效、廉潔的重要制度保障。推進這項改革的關鍵之一,就要改變傳統上所謂“以偵查為中心”的刑事訴訟流水線,防止一些“事實不清、証據不足”的案件通過訴訟變成了冤假錯案。而優化司法職權配置的具體步驟,就是要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體制機制,探索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實行法院、檢察院的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權與審判權、檢察權相分離,統一刑罰執行體制,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關鍵之二是完善司法責任制,即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精簡司法機關內設機構,調整司法機關管理權限,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建立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關鍵之三是健全和完善司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司法機關相互監督制約機制、司法的社會監督機制,加強對司法人員業外行為的監督。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依法公正對待人民群眾的訴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決不能讓不公正的審判傷害人民群眾感情、損害人民群眾權益。”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確立的法治建設重要任務,要求加強對人身權利的司法保障,加強對財產權利的司法保障,加強對訴訟權利的司法保障,從而將中國人權司法保障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正是春潮涌動時,喚得東風好揚帆!我們深信,伴隨著司法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中國人民的司法公正指數會像收入指數、幸福指數一樣,不斷增加!

(責編:竇少舸(實習生)、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