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率簡並 一舉多得(政策解讀·聚焦)

本報記者 李麗輝 吳秋余

2017年07月03日07: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稅率簡並 一舉多得(政策解讀·聚焦)

  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正式實施,原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適用13%稅率的全部降至11%,涉及農產品、天然氣、食用鹽、圖書等23類產品。這一政策會對完善稅制帶來怎樣的影響?哪些行業和企業將迎來減負利好?記者日前採訪了有關部門和企業。

  稅負再減,體現對農業、民生領域支持

  增值稅稅率四檔變三檔,意味著我國全面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將原來適用該稅率的行業“下移”到11%稅率這一檔中,其他檔次稅率保持不變。稅率簡並涉及的行業,包括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冷氣、熱水、煤氣、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鹽、農機、飼料、農藥、農膜、化肥、沼氣、二甲醚、圖書、報紙、雜志、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

  “簡並稅率政策,對納稅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稅負,可以有效盤活企業的現金流,提高企業進一步擴大再生產的能力。”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表示,化肥、農藥、農機、天然氣等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取消此檔稅率並下調至11%,體現了國家對農業、民生領域的稅收支持。

  很多人關心,這些行業稅率從13%降為11%,企業負擔能夠減輕多少?

  北京大龍供熱中心是一家地方性國企,主要為順義區各小區、寫字樓、單位提供供暖服務。“簡並稅率一年能減稅160萬元,對企業來說可是不少錢。我們打算利用節約的稅款研究節能減排技術,為霧霾治理貢獻一份薄力。”大龍公司會計龔鳳蓮介紹,現在少了一檔稅率,隻要記住除了出售材料外,其他都按11%稅率開就行,簡單多了。

  “大米是生活必需品,農產品按照11%的稅率征稅后,給我們這種銷售初級農產品企業帶來利好,預計年減稅額可以達到8萬元左右。”深圳市鴻冠博廣農產品公司法人代表詹麗秀說,目前,公司正計劃根據成本價格下調部分產品價格。優質米目前的含稅價為每斤22.4元,簡並稅率后,價格會降到21.6元。簡並稅率給銷售初級農產品的企業帶來價格優勢,公司准備全力打造電商平台,拓寬銷售渠道,加大大米批發量,尋求更大發展。

  “簡並稅率進一步降低了納稅人的稅負,也有利於優化稅制結構。”深圳市國稅局副局長唐曉明表示,初步統計顯示,新政策將惠及深圳市企業約5600戶,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行業,預計2017年減稅規模15億元。同時,通過傳導機制,對普通消費者也會起到減負作用。

  “原料林種植需要大量化肥,稅率調整會有效降低採購生產資料的成本。”雲南雲景林紙公司財務總監石炳友說,稅率下調換來的不僅是企業增效,還有林農增收,僅公司原料林的種植,就解決了1.3萬多戶家庭就業,其中包括3000多貧困戶。

  據初步測算,今年下半年,稅率下調將為雲南省納稅人減稅8.1億元,直接給農業企業帶來紅利,為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作了過渡政策安排,避免增加稅負

  “稅率簡並后,將形成17%、11%、6%的三檔增值稅稅率結構。對一些行業作了過渡政策安排,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過渡政策主要有兩條:一是在營改增試點期間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二是給予出口企業出口退稅率調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對已按13%稅率征稅的貨物維持13%的退稅率。此次還特別規定,對按照17%稅率征稅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

  廣州東興農副產品加工公司法人代表曹英財說:“我們主要從事堅果類農產品加工、批發,預計公司下半年營業收入1500萬元左右,根據政策規定,銷項稅額對比調整稅率前直接減少了30萬元。”

  而作為從東興公司購貨的下游企業,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食品公司一度對簡並稅率感到擔心。因為增值稅具有環環抵扣特征,上游企業交稅少了,將帶來下游企業稅負增加,這對農產品加工上下游企業影響尤其明顯。

  “國家維持稅率調整前后扣除力度不變的政策給我們吃了定心丸,對於適用17%的速凍糕點等產品而言,稅負可以保持不變。”利口福食品公司財務總監鄒星紅說,同時,因為上游供應商適用稅率調整為11%,稅負下降,公司採購時有了議價空間,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解決“高征低扣”“低征高扣”問題

  “增值稅稅率簡並,目的不僅僅是減稅,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完善稅制,讓抵扣鏈條更加順暢,更好發揮增值稅的中性作用。”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表示,多檔稅率並存,在一定程度上會扭曲市場主體行為,增加稅務處理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加大征納雙方的稅收成本和稅收風險。

  營改增試點前,增值稅有17%和13%兩檔稅率。試點中,為確保新舊稅制平穩轉換,減輕試點行業稅負,新增了11%和6%兩檔低稅率。然而,4檔稅率並存,可能引發“高征低扣”“低征高扣”現象。

  “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后,增值稅稅率簡並是大勢所趨,此次取消13%一檔稅率,綜合考慮了當前財政情況、企業負擔能力、稅制改革方向等多種因素,是較為平穩的稅制改革舉措。”胡怡建認為。

  “當前,各國普遍追求更為簡明的增值稅稅制,簡並稅率、減少優惠、拓寬稅基已經成為國際增值稅制度發展的趨勢和主流。”林楓說。

  “下一步,將按照現代稅制要求,規范完善增值稅制度,為未來增值稅立法打好基礎。”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政策實施后,財稅部門將密切跟蹤執行情況,及時研究解決行業性、整體性問題,確保政策有效落地。

(責編:杜晨歌(實習生)、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