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年前在香港讓英軍“下崗”的那位軍官來了!

人民網記者 趙艷紅 趙恩澤 翁奇羽 實習生 葉依穎

2017年07月01日18:28  來源:人民網
 

“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

20年前的7月1日前夕,香港回歸中英防務交接儀式上,中方指揮官譚善愛鏗鏘有力的聲音和堅毅的目光,讓國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譚善愛為什麼會被選中?那句著名的交接語背后有怎樣的故事?從部隊轉業后譚善愛緣何選擇做人民警察?

今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日,譚善愛做客人民網特別節目《20年前進香港》,陪大家一起重溫那段歷史、那份激情。

人民網記者翁奇羽攝

人民網:1997年7月1日0時0分0秒,當《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國旗升起的時候,從鏡頭裡可以看到你的自豪、堅毅和感動,好像滿含淚水。能再回憶一下當時你的心情嗎?

譚善愛:我們當時身背的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期盼,壓力還是很大的。身為軍人,一心想著如何把交接的任務完成好,不出任何紕漏。觀眾在鏡頭裡看,可能感覺我們神情很嚴肅、很緊張,其實我內心是很平靜的,想的就是不出差錯,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與期盼。

人民網:大家覺得“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這句話特別的提氣。這句交接話語是如何確定的?

譚善愛:這句話是當時廣州軍區司令員陶伯均中將定的,盡管很簡單,但是含義是非常深刻的。

香港150年前是被英國侵略者用堅船利炮霸佔的,“可以下崗”這個詞,輕鬆地表達出“今天我們強大了,你們應該離開了”。后面還有一句話“祝你們一路平安”,這句話充分顯示了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的胸懷,中華民族泱泱五千年文明禮儀。

人民網:聽說你當時每天除了吃飯睡覺都在准備那句交接的話。能跟我們分享一下當時的練習情景嗎?

譚善愛:這十分鐘其實包含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我們有一個18人的衛隊上崗,第二個環節是我們有兩個哨兵和英軍的兩個哨兵並排站在門外﹔第三個環節就是我和英方指揮官交接的儀式。這3個環節中包含的每一個細小的部分都是當時前方的先遣組和英方談判一點一點確定的,哪一分哪一秒要做什麼都事先進行了詳細的安排。

當年我們接到任務大約是在4月底5月初的時候,根據前方傳回來的消息在一個營區裡面找了一個相應的地方,用粉筆按照與實際場地1比1的比例劃定了一個訓練場地。訓練一直到6月30日,總共訓練了多少次自己也記不清了,就是反復地打磨。

我和英軍指揮官在交接時說的這句話,經過了3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要完完全全消除掉我之前的印象。好不容易我完全記熟了,又要改掉,把之前那句話完全消除掉,直到第三次把這句話定下來。

領導對我的要求就是“張嘴就來”,從張嘴說到結束不能有思考、停頓。所以領導當時每次見到我就是,“譚善愛,來,說。”

我當時整天就是念叨這幾句話,吃飯前、吃飯后、起床后、睡覺前……回到家裡我的家人都是我練習的對象。

人民網記者翁奇羽攝

人民網:香港回歸中英防務交接的指揮官,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當時為什麼會選中你?

譚善愛:那天我在部隊送一個文件給首長。我走到首長辦公室,他們正在准備開會。當時駐港部隊政委熊自仁看到了我,就叫住我。他讓我說“你們可以走了”,我就說“你們可以走了”。他說“你的聲音太小了,聲音大點”,我當時就提高了聲音。政委聽完就覺得“挺好啊,就是他了”。

我當時在廣州軍區警衛營當連長,在警衛營很好地鍛煉了軍事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

英方的指揮官身高1米82,我方指揮官需要比對方高一點,我1米87的身高比較符合標准。

定下來是我之后沒有任何替補,所以說我把這個任務完成是必須的、絕對的。

人民網:香港回歸中英防務交接的10分鐘,被你稱作“人生中最光輝的10分鐘”。20年過去,這10分鐘對你的意義有所改變嗎?再回憶起的時候有什麼感受呢?還能感受到當初的那種激情嗎?

譚善愛:能,這種激情、這種自豪感伴隨了我20年。不是每個人都能碰到這麼有意義的歷史節點,即使碰到了也不一定有機會到台前來。這10分鐘很短,但是對我一生的激勵非常大。

隻要我靜下來回想當時的場景,所有細節都歷歷在目。那一刻,在現場面對國旗升起、飄揚,抬頭給國旗敬軍禮的時候,內心真的是太自豪了,確確實實感覺到香港回歸了,150年的屈辱歷史過去了。我們親身參與、見証了這麼一個偉大歷史時刻,內心確實是非常自豪的。

人民網:請談談20年前進香港的時候,香港給你的最初印象?

譚善愛:當時看到香港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在1997年的時候,內地還沒有發展到那種繁榮程度。

人民網:從部隊轉業后又去過香港嗎?再次踏上香港,是怎樣的心情?

譚善愛:我目前在深圳公安局寶安分局巡警隊工作。深圳市公安局曾經組織我們去香港學習參觀,那個時候已經是離開香港17年了。17年后再次踏上香港的土地,那種感覺特別好。經過17年的發展,香港更加繁華。還有就是內地,比如深圳與香港之間的差距,也在縮小。

平時在深圳,我也在密切關注香港的消息,比如駐港部隊的輪換、調整。

人民網記者翁奇羽攝

人民網:當時為何選擇做一名人民警察?

譚善愛:當時也有其他選擇。當過兵、帶過“大沿帽”的人有一種制服情結。最后選擇穿上警服,就是因為能延續內心的制服情結,能延續軍人的使命感、責任感。軍人,穿軍服,保家衛國﹔警察,穿警服,保一方平安。這兩種都是內心的堅守、是使命感。穿過軍裝,又穿了警服,人生多了一種嘗試,一種收獲。

人民網:昨天上午習近平主席檢閱了駐港部隊。看這段新聞的時候,你是怎樣的心情? 20年來駐港部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你如何看待現在的部隊狀況?

譚善愛:昨天看習主席檢閱駐港部隊,我內心很澎湃。看著駐港部隊的隊伍那麼整齊,聲音那麼宏亮,感覺很振奮。駐港部隊是一面旗幟,歷經20年打磨,這個隊伍的素質在不斷地提高。

人民網:20年了,彈指一揮間,想請你對你的戰友們說兩句,你會說什麼?有什麼想對香港說的話?

譚善愛:平時跟戰友們一直保持聯系。人離開了香港,但是心還在一起。作為首批駐港人,我們有太多的故事和情結。希望老戰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也祝願香港越來越繁榮。

人民網:有網友看了你當時的照片、視頻,留言說“我記得這個吼出‘你們可以下崗’的大紅臉”。1997年,互聯網還不發達。如果放在現在,你一定是一位網紅。

譚善愛:非常感謝網友對我的認可、為我點贊。希望年輕的網友們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駐港部隊。希望年輕人關注這段歷史,增強我們中華民族的責任感、自豪感。  

(責編:趙艷紅、王吉全)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