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外資企業數以千計,外商更是數以萬計。在港外商中,不少人都有“原本隻打算待兩年,結果卻愛上香港,長久留下來”的經歷。
在這些“老香港”眼中,20年前香港回歸之際選擇繼續留在香港經商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正如香港美國商會主席戴亞斯所說:“回頭看,不少當時選擇離開的人今天都感到后悔,因為香港發展得如此成功,而那些留下來的公司則獲益頗豐。”
展望前路,在港外商繼續看好香港和內地在“一國兩制”下攜手共進的發展模式,也對“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等為香港帶來的機遇滿懷期待。
“一國兩制”下攜手共進
“我們持續看到香港獲得大量境外直接投資(FDI),投資額位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這表明人們對這座城市的未來看法非常積極。”戴亞斯近日出席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關於香港回歸20周年的研討會時說。
香港美國商會作為香港最大的國際商業團體,成立至今已近50年。戴亞斯說,從商會成員的反饋來看,美國企業“對香港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在香港看到大量商業機遇”。
在香港美國商會專為香港回歸20周年編撰的紀念冊中,戴亞斯寫道,香港扮演著“中國的窗口、聯結東西方的渠道、中國和世界之間的超級聯系人”等獨特角色,這“進一步証明‘一國兩制’是一個成功的模式,使香港這一特別的中國城市和世界都市持續閃耀”。
戴亞斯認為,“一國兩制”下,香港發揮自身在吸引外來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切實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而在他的前任、嘉柏環球集團主席詹康信看來,香港自身的發展機遇,也蘊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地區的發展之中。這一點得到受訪的在港外商普遍認同。
老牌英資洋行太古集團主席史樂山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一國兩制”是一項“妙不可言”的政策,“有效確保香港與內地在一個框架下充分利用已有成績繼續向前發展”。在這一框架下,香港一方面保留法治、廉潔、多元等核心價值,保持活力和競爭力,另一方面與內地聯系越來越緊密,“如果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對香港自然很好”。
120多年前由丹麥人在香港創辦的家族企業捷成洋行第三代掌門人捷成漢說,“一國兩制”下,香港作為區域總部的功能得到了強化,成為企業設立運營總部的好地點,而香港回歸也是“中國對外開放新的開始”,為外國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幫助大量中國公司成長為國際企業。
面對困境靈活應變
詹康信20世紀60年代在日本創辦嘉柏集團,1978年把集團總部遷至香港,至今已在香港居住近40年。他看中香港的營商環境,更對港人不畏困難、凡事“做得到”的做事態度印象深刻。他說:“這裡的人和政府非常善於適應環境變化。”
與詹康信同樣堪稱“老香港”的庄勝杰,1985年從美國來到香港,原打算短期工作,卻從此留了下來。20年前臨近香港回歸時,他在香港創辦了律師行。他回憶說:“那時不少人以為我瘋了,但我非常確信香港會繼續取得成功。”
香港過去20年來經歷了不少挑戰,包括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疫情、全球金融危機等。庄勝杰說,受這些“極端境遇”的沖擊,香港如同“乘坐過山車”,但卻“非常有彈性”,香港善於靈活應變的特質讓他對這座城市的未來充滿信心。
戴亞斯說,香港近年來經歷轉型,“從工業中心轉變為世界級服務中心”,在專業服務領域涌現大量商機。“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強調企業走出去,內地企業需要借助香港的資源來做到這一點,因此我們在專業服務業看到大量機遇。”
互聯互通帶來新機遇
在戴亞斯看來,“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意在增進互聯互通的倡議或規劃對香港而言意味著“重大機遇”。他以珠三角城市為例,“珠三角過去5至10年經歷了驚人的發展,而香港可以為廣州、深圳等地的企業走出去發揮重要作用,也可以把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引進來。香港美國商會對未來互聯互通將如何影響香港非常感興趣。”
他說,這一區域眼下正在興建的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正在把珠三角主要城市更緊密連接起來,創造一個在全球范圍內將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經濟引擎。
談到“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史樂山直言“太多”。他說,香港作為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優勢,將隨著“大灣區”的發展而強化,“‘大灣區’將使香港變成更為重要的城市”﹔而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香港作為發達自由港,更可發揮貿易和物流方面的優勢,扮演重要角色。
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一帶一路”現階段主要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為香港專業服務類企業提供大量商機。此外,香港在金融、法律、人才和軟實力等方面也具優勢,“一定會參與其中並發揮重要作用”。
捷成漢說,他1981年初到香港和北京時“根本想不到中國會發展成現在的樣子”,中國“從一個欠發達國家變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足以見証這個國家的遠見卓識和沿著自己的道路發展的耐心”。
香港現代貨箱碼頭總裁、2014至2015年擔任香港美國商會主席的李國維,在亞太地區從事物流業超過20年,孩子在香港長大。他說:“我希望我的孩子二三十年后看到的,仍是如今天一樣充滿活力、在地區扮演重要角色的香港。”(記者 郜婕 王小旎 顏昊)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