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27日電(湯琪)26日,被稱作中國高鐵最新版的“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雙向首發,“完全自主”“中國標准”……這些關鍵詞再次讓中國高鐵成為輿論焦點。
那麼,“復興號”在性能上已達到怎樣的高度?“試驗速度可達時速400公裡及以上”該如何理解?未來它會如何發展?中新網記者為此專訪了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工程師、研究員趙紅衛。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完全自主”如何理解?
——採用自主列車網絡控制系統
中新網記者:您在“復興號”的研制中主要從事哪方面工作?
趙紅衛:我主要進行列車網絡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完成互聯互通的設計。
中新網記者:“復興號”在網絡控制系統上與以往的動車組有何不同?
趙紅衛:“復興號”採用的是自主的列車網絡控制系統。以往“和諧號”是基於一定的軟件開發平台,來完成網絡系統軟件的設計,但這一次,我們重新打造了自己的研發平台、實驗平台和制造平台。
如同高樓大廈的地基打得越扎實,樓就蓋得越高。“復興號”的地基是我們自己打的,基於這個平台,研制的是自主化的系統,實現了不同車型間的互聯互通。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復興號”動車組優勢在哪?
——設計更適合中國國情和路情
中新網記者:什麼是“不同車型間的互聯互通”?
趙紅衛:比如,前車的指令能夠傳到后面的列車,后面的列車能夠把自己的工作狀態反饋給前面的車,這樣的話,即使不是一個工廠生產的列車,也能實現相同速度等級的重聯運行。
中新網記者:這次從北京和上海首發的兩輛列車就是不同廠商生產的。
趙紅衛:對,北京首發的是四方股份生產的CR400AF,上海首發的是由長客股份制造的CR400BF,雖然生產廠商不一樣,電氣線路設計也稍有差別,但它們能夠實現相互連貫,互為操作,司機室的操作界面也一樣。
中新網記者:“復興號”能否與以往動車組列車實現互聯互通?
趙紅衛:“復興號”能與“和諧號”實現相互救援,但重聯運行比較復雜,列車網絡控制系統的軟件、包括通訊要一致。“復興號”的互聯互通是指,在中國標准動車組的這個平台上,相同速度等級的列車能重聯運行,但與“和諧號”還不行。
中新網記者:那可不可以說,未來中國高鐵將有一個更新換代的過程?
趙紅衛:對,因為“復興號”首先是自主化的平台,此外,我們在既有的一些動車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進,使它的設計更適合中國的國情和路情。
中新網記者:其中的一個改進是不是安全性更高了?
趙紅衛:是的,“復興號”有2500多個監測點,涉及動車組走形圖的狀態、制動系統的狀態、溫度,以及其他一些系統的狀態,監控更全面。如果發生問題,會採取自動的限速,或是制動的措施。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運營速度能否提升?
——目前仍按當前線路圖運行
中新網記者:對於民眾來說,大家非常關注高鐵的速度,怎麼理解“復興號”“試驗速度可達時速400公裡及以上”,這個速度的概念與以往的動車組有什麼區別?
趙紅衛:“和諧號”動車組之前也達到時速486.1公裡的試驗速度,但既然是試驗速度,它是在列車上做了很多技術改進的基礎上,才達到的這個速度。
“復興號”實現了時速425公裡的隧道和交匯的試驗,它是首次在運營中的動車組達到比較高的速度,試驗時沒有做任何的提升和改進。目前“復興號”雖然運行在時速300公裡左右,但設計目標是時速350公裡。
中新網記者:現在“復興號”的運營速度能否提到時速350公裡呢?
趙紅衛:目前還是按照當前的線路圖運行,但是“復興號”有這個潛力跑更高的速度。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中國標准”如何理解?
——多樣的運營條件 完善的技術體系
中新網記者:怎麼理解“中國標准”?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中國標准”是什麼?
趙紅衛:因為我們的目標還有“走出去”的戰略。中國地域遼闊,運行環境也相當復雜,在風沙、高寒、長期高溫等自然環境下,我們的動車組完成了各種線路的試驗,包括大西線、京廣線、哈大線等,別的國家沒有這樣的運營條件。
此外,通過中國標准動車組的研制,我們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技術體系,在勘察設計、牽引供電、列車控制、運營管理、風險防控等各方面都達到比較高的水平,經濟性、舒適性、節能降耗、降噪等能力也有所提升。
中新網記者:“復興號”未來將如何發展?
趙紅衛:“復興號”目前在京滬線上運行,這已經是批量制造的列車了,根據情況肯定會加大力量研制和生產。
中國高鐵的運營線路已經達到2.2萬公裡,部分線路時速能達到350公裡,還有一些客專線路。現在打造的時速350公裡的平台,適合於京廣線、京滬線這樣大的干線,以及京津、滬寧這樣的城際線。
未來,我們還會打造時速250公裡的平台,適合不同的城際之間的交通,還會針對市域鐵路的發展,為既有的線路提速,研制時速160公裡的標准動車組,未來將會是一個自主化、標准化、系列化的發展。(完)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