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放管服”改革專項督查綜述職業資格改革篇

徐博、丁小溪、付昊蘇、丁怡全、徐海波

2017年06月10日07:03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國辦“放管服”改革專項督查綜述職業資格改革篇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題:推進職業資格改革 釋放創業就業潛能——國務院辦公廳“放管服”改革專項督查綜述職業資格改革篇

  新華社記者

  2014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重大決策部署,已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4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削減比例達70%以上,正在制定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各地自行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全部取消。5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派出督查組赴北京、遼寧、黑龍江、福建等10省市開展“放管服”改革專項督查,其中職業資格改革進展情況是督查的重要內容。督查組發現,職業資格改革降低了就業創業門檻,激發了創業創新潛能,有效支撐了就業需求,取得了一舉多得的顯著成效。

  “三百六十行、行行要考証”一去不返

  “自2014年起,我市按照國務院要求,將取消的434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及時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市人社局網站上告知。”江西省上饒市人社局局長葉震春為督查組介紹情況,“我市從未自行設置任何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目前實施的151項全都是國家設定的。”

  “勞動者有什麼反映?”“執行起來有什麼困難?”“基層同志有什麼意見和建議?”督查組的成員們不斷提問,人社部門的負責同志則是有問必答。督查組還走進一線了解情況,江西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處處長文瑩高興地說,國家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對降低大學生就業門檻很有好處,釋放了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活力。

  王建是江西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自從考入大學以來,就把獲取品牌管理師職業資格等証書作為目標。“當時看來,隻有拿到些証書,才能反映自己的技能水平。”王建說。然而,在企業實習的經歷,卻讓他有了新的體會,企業更重視個人對企業的貢獻,而不是以証書取人。這些証書的取消,讓王建能夠更專心地學習本專業的知識了。

  對於取消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帶來的好處,農民工也有切身體會。江西省德興市銀鹿賓館服務員汪細雯告訴督查組,自己學歷較低,考資格証書很難,沒有証隻能到小餐館洗碗洗菜,進不了高檔酒店。“現在取消了餐廳服務員這個職業資格証書,我也有機會到高檔酒店就業了,收入也高了不少。”汪細雯說。

  “三百六十行、行行要考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說,取消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為大中專畢業生和廣大農民工順利就業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也讓他們能夠更加專心地做好本職工作,發揮才干。

  鞏固改革成果,防止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卷土重來”

  那麼如何鞏固改革成果,防止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卷土重來”呢?

  督查組採取明察暗訪、抽查調研等多種方式,對照國務院公布取消的434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清單,逐項核查各地是否已經全部停止考試鑒定工作﹔全面核查各地自行設置的職業資格是否已經按照國務院要求全部取消﹔全面排查是否存在其他違法違規開展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活動﹔其他社會評價項目是否存在以職業資格名義開展培訓認証的現象﹔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

  福建、湖北、河南等地人社部門負責同志告訴督查組,各地為了防止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死灰復燃”,按照人社部《關於開展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工作“回頭看”的通知》要求,制定專門工作方案,建立責任到人、層層督辦、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同時部署開展全面自查,積極整改發現的問題,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鞏固改革成果。

  遼寧省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重點領域和行業進行抽查,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職業資格清理工作帶來的新變化﹔北京市則建立了市級、區級和機構“三級監管”制度,促進職業資格制度健康發展﹔山東、江西等省份由人社部門牽頭,建立了跨部門的協調聯絡機制,明確了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和職責分工,確保改革落地生根。

  文化部、水利部、農業部、質檢總局等部門也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確保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清理到位,防止反彈。

  政府市場企業三方聯合,共同搭建技能人才發展通道

  大量職業資格許可取消后,如何對技能人才進行評價?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取消職業資格並不是取消對職業崗位的要求標准,而是改由企業、行業組織按照崗位條件和職業標准進行管理,自主實施評價,政府部門仍將加強職業標准和評價規范的制定工作。”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大量的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取消后,意味著大量的人才評價將不再採取職業資格評價的方式來進行。為此,有關部門正抓緊完善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並做好與職業資格的銜接,出台相關制度,讓不同職業技能等級的人才能夠享受到相應的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就業創業補貼等,搭建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

  記者了解到,近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實行清單式管理,再減少一批職業資格,將剩余的列入目錄,目錄清單接受社會監督,保持相對穩定,實行動態調整。清單之外一律不得許可和認定職業資格,清單之內除准入類職業資格外一律不得與就業創業挂鉤。這必將推動職業資格制度更加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釋放各領域干事創業潛能。(新華社記者徐博、丁小溪、付昊蘇、丁怡全、徐海波)

(責編: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