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在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上表示

堅守中華文明之“道”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05月11日13:44  來源: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原標題:堅守中華文明之“道”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民網北京5月11日電 5月11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潘岳在湖北武當山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上指出,道教的包容性特征具有重要現代啟示意義。道教是中國之“道”的重要文化內容之一。中國之“道”是立足“四個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世界之“道”是建構人類共同價值,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潘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大力強調並不斷推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道教是中國五大宗教中唯一根植於中華大地的本土宗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品格,蘊含著亞洲大陸古老文明共享的文明基因。

  潘岳認為,中華道教的包容性特征具有五大現代啟示意義:一、道教歷史上始終尊重主流價值與世俗政權,一直有融入中華文明政主教從、多元通和的政教傳統。二、道教不斷與儒佛兩家互鑒共融。儒釋道長期互動最終形成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所說“三教合一”的共融局面,匯流成中華文明的主干。三、道教提供了宗教和諧共處的理論依據。道教善於以貴和重生、和合中道的精神與不同宗教相處,以因循隨順、知足知止的態度平抑宗教仇恨。四、道教具有與社會主義相融相合的共通點,需要進一步挖掘其教義體系中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積極因素。五、道教有助於建構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共同價值需要中西文明互競互鑒相融以成。我們今天要達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就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推動創建齊物平等、和而不同,不同宗教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大同”世界。

  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道教協會、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主題為“道通天地,德貫古今”。海內外道教界代表、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300余人與會。

(責編:張琪昭(實習生)、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