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京(左上)和天津(右下)夜晚燈光照片。
你看燈光,我看門道。近日,3位美國經濟學家採用一種“另辟蹊徑”的指標分析后稱:中國經濟正呈現出比常規官方統計更高速度的穩定增長。
他們認為,夜間燈光與經濟活動水平及增長速度之間,存在非常有力的對應關系。在對全球夜間燈光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的過程中,他們依靠衛星記錄下的中國夜間燈光亮度,與鐵路貨運量、耗電量等宏觀數據一起建立模型,從而得出上述“看漲”中國的結論。
研究者指出,這可能與官方統計低估服務業尤其是各類新業態的增速有關。事實上,近年來在中國政府力推的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強有力帶動下,中國服務業正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點明”: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主要拉動作用,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在2016年上升到51.6%。
而根據最新公布的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升至77.2%、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56.5%。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季度GDP增速達到6.9%,實現了連續第二個季度增速增長。
彭博社對此評論道:在消費的帶動下,中國經濟實現了驚人表現,連續第二個季度加速擴張。消費者正在幫助中國經濟打破對投資拉動增長的依賴。《紐約時報》則分析稱,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工廠出現了強勁擴張,經濟學家們尤其對3月份7.6%的工業增加值增長感到驚訝,這意味著中國的工廠處於繁忙狀態。
這些外部觀察無疑印証了李克強對中國經濟的這一判斷:“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動能正在撐起發展新天地。”
美國《福布斯》雜志指出,中國一季度GDP增速超出預期,表明“中國奇跡”沒有結束,而是進入了“第二階段”。
該雜志分析認為,中國的“超級消費者”、科技創新、高端制造和服務業,將成為第二階段經濟奇跡的四大支柱。
這些要素,正是李克強格外看重的“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而中國依托新舊動能轉換所實現的強勁增長,也照亮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前景。路透社稱,中國經濟數據向好將有效緩解全球投資者對世界經濟不穩定的擔憂,對動蕩的全球資本市場起到穩定作用。
來自咨詢公司科爾尼的報告稱,對全球300家營收超過5億美元的公司調研顯示,2017年受訪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樂觀比例明顯升高。在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排行榜上,中國名列前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考慮到中國一季度系列經濟數據強勁超出預期,特別是GDP同比增長6.9%,IMF已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份的6.5%上調至6.6%,預計幾個月后很可能進一步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