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發展是世界經濟走出低迷的良方(熱點辨析)

陳卓群

2017年03月07日07: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開放發展是世界經濟走出低迷的良方(熱點辨析)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如經濟復蘇乏力、增長動力不足、貿易投資低迷等。在此背景下,一些西方人士開始懷疑開放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前景,甚至認為是開放帶來了本國資本流失、經濟發展疲軟、就業形勢嚴峻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於是,對開放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情緒與貿易保護主義言論頻頻出現在西方媒體報道中。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堅持開放發展是各國經濟乃至整個世界經濟走出低迷的良方。

  從短期和局部來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緩解一些西方國家的經濟社會矛盾。但從長遠和全局來看,它不僅無助於這些國家經濟社會問題的根本解決,而且會導致國際關系中以鄰為壑政策的盛行,整個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都會惡化,致使世界經濟發展空間急劇收窄,甚至有可能使各國幾十年來努力推動的貿易自由化成果毀於一旦,導致世界經濟陷於長期蕭條。我國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受害者之一。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統計,僅在2016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產品就遭遇來自17個國家或地區發起的65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反傾銷案有46起,涉案金額達90億美元。這種現象發生的背景,就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我國對外貿易遭遇困難也會使世界經濟發展受到很大負面影響。如果各國對外貿易和投資都遭遇困難,必將使萎靡不振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

  我國古人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世界經濟發展也是如此。隻有各國堅持開放發展,世界經濟才會富有活力﹔隻有各國堅持合作共贏,世界經濟才會發展繁榮。如何摒棄貿易保護主義的狹隘思維方式,以開放發展助力世界經濟走出低迷?首先,可以深化區域經濟合作,提高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堅持開放、包容、普惠、共贏,打造創新發展、聯動融合的開放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以亞太地區為例。亞太經濟發展需要深化區域合作、擴大互利共贏,努力讓亞太自由貿易區構想早日成為現實。其次,可以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實現共贏共享發展。各國應堅持共同發展、開放發展、創新發展、聯動發展,與其他國家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構建互利共贏的多元合作平台,共同分享經濟全球化紅利,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再次,在開放發展中尋找世界經濟增長新動力、新思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仍在發酵。盡管各國都採取了應對措施,但仍然未能避免世界經濟陷入“新平庸”。世界經濟增長迫切需要新動力、新思路。對此,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從自身做起,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新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中國方案、帶來更多機遇。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將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而且將惠及世界經濟。各國秉持開放的心態加強交流合作,就能在互利共贏中開辟世界經濟發展更廣闊的空間。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責編:田甜(實習生)、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