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欣
兩會上,共享單車成為一個小熱點。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共享單車是模式創新,要積極鼓勵和支持,共同努力,一定能發展好。從盈利模式與市場前景到傳統自行車行業承受的沖擊,從是否屬於共享經濟到文明用車與安全用車……共享單車火起來之后,可說是引發了一場全民大討論。
在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時段,人民網輿情監測室選取了全網傳播量較高的323篇相關原創報道、評論文章作為樣本,分析發現:共享單車的輿論關注度於2016年10月開始持續走高,在2017年2月形成了一波高潮,單月文章佔整個樣本總數的55.7%。在許多地方,共享單車也成為地方兩會熱議的話題。
客觀地講,共享單車較好解決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裡的問題。與過去多個城市推出的市政公共自行車相比,無樁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體驗,成為共享單車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成也便捷,亂也便捷。車輛損毀、違規佔道、私人侵佔、單車押金去向不透明、單車企業運營管理不善……自去年11月以來,輿論所呈現的負面問題激增。沒有確定法規約束下的任性行為、資本瘋狂追逐下的無序競爭,“便捷”反而成了共享單車的問題。可見,共享單車還處於市場擴容的“青春期”,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公共管理,成為擺在各方面前的一道考題。
使用共享單車中的不文明現象不斷見諸報端,一場有關“國民素質高低”的爭論也隨之而來。實際上,所謂的“低素質者”,只是在無規則規范、無法律約束狀態下催生的“無監管人群”而已。簡單以市民素質低來解釋共享單車亂象頻發,頗有以偏概全之嫌。雖然當下部分國民素質仍有待提升,但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並不妨礙共享單車行業在規則規范指引下、在企業有力維護下、在社會共同監管下健康有序地發展。
當前,全國多個城市市民響應“全國共享單車行業文明騎行倡議活動”,主動規范自身用車行為﹔多地媒體曝光違規使用單車案例,報道被拘留、被批評教育的違規典型,號召市民文明出行、規范用車﹔解救失聯共享單車、舉報各種違規行為的“單車獵人”,以“推動共享意識”為己任,在城市刮起一股“打獵風”,希望最終實現“無獵可打”。在社會各方通力合作的基礎上,整個社會正在營造愛護共享物品、文明騎行的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民文明意識的覺醒,推動共享經濟的更好發展。
有人說,共享單車是公共管理的顯微鏡,凸顯了法律法規、企業管理等在面對新現象、新挑戰時的短板。莫讓新鮮事物無序發展,是各方所願,自然也需要共同努力來解決。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也准備了有關共享單車的議案提案,正是在凝聚共識,尋求問題解決之道。相信有各方的共同努力,共享單車絕不會上演公地悲劇。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