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網癮”須循序漸進

胡印斌

2017年01月11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戒網癮”須循序漸進

國務院法制辦日前公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其中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虐待、脅迫等非法手段從事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活動,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孩子沉迷網絡,家長焦慮不安,一些網戒學校利用這種心理,推出了毆打、電擊、藥物、體罰等戒癮手法。據媒體報道,山東省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網戒中心”一度被無數家長視為“戒網聖地”。2009年,該中心電擊治療等問題曝光后,當時的衛生部曾緊急叫停“電擊治療”。然而,臨沂“網戒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后每年仍有數百名青少年來此接受“治療”。

孩子沉迷網絡固然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但以虐待、脅迫等非法手段強加干預,非但不可能取得想要的結果,由此引發的青少年身心健康備受侵害甚至是犯罪等問題,也是社會不堪承受的重負。《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明確了“戒網癮”的行為邊界,並強調相關行為構成違法的將被追究法律責任。若真如此,將有望規范眾多網戒學校的行為,從而切實保護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當然,預防網癮及監管好網戒行為,不能指望出台一部條例就藥到病除。少數青少年沉迷網絡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青少年學習、生活環境的方方面面。染上“網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戒除“網癮”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招就靈。

直面網癮戒除,首先要求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切實履行好監護責任,多一些陪伴、溝通和自律。如果家長整天埋頭抱著手機,又如何要求孩子不沉迷網絡?很多時候,正是親人的疏離和溝通的欠缺,將孩子不斷推向外界去尋找新寄托。而一旦發現孩子深陷網絡就指望立竿見影,未免一誤再誤。此外,教育、衛生、工信等部門也該切實履責。一方面,從學校教育著手,積極引導學生的興趣,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不能放任自流,不能為了圖省事或者出於利益驅動,有意無意把學生驅趕到網上。另一方面,要從技術層面完善網絡游戲規則,讓不適宜的游戲或游戲功能遠離未成年人。

網癮當然要戒,但要循序漸進,不斷激活青少年對外部世界的關心,讓他們在豐富充實的社會參與中實現蛻變。決不能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粗暴干預未成年人,甚至以戕害肢體、精神的手段收獲所謂的“乖巧”“懂事”。如何引導孩子們積極探索世界而不致被風險吞噬,是一個常議常新的課題。(作者 胡印斌)

(責編:石香雲(實習生)、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