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在國新辦舉行 供圖/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昨天,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在國新辦舉行,中央紀委5位部級干部到場出席。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羅東川在回答北京青年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正在對民政部原部長李立國、原副部長竇玉沛進行審查,一旦把事實、把情況查清楚,根據他們的違紀事實和性質,將會依照黨紀處分條例作出處分。到處理結束的時候,相關消息會向公眾公布。
十八大以來共立案審查中管干部240人
參加此次發布會的包括中央紀委副書記吳玉良,監察部副部長肖培,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劉建超,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羅東川,中央紀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這是中央紀委第二次就紀委全會舉辦發布會,也依然採用5位紀檢高官一起亮相的陣容。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吳玉良介紹了一組最新數字: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干部240人,給予紀律處分223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6.2萬件,給予紀律處分119.9萬人﹔全國共處分鄉科級及以下黨員、干部114.3萬人,處分農村黨員、干部55.4萬人。2014年以來,共追回外逃人員2566名,“百名紅通”人員已有37人落網,追贓金額86.4億元。
吳玉良還表示,中央紀委高度重視隊伍建設,他舉例稱,清理會員卡首先在紀檢系統內部開展,對違反八項規定的紀檢干部一律曝光。他還指出,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機關談話函詢218人、組織調整21人、立案查處17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談話函詢5800人次、組織處理2500人、處分7900人,做到了鐵面無私。對於在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吳玉良透露,規則不久將向社會公布。
監察委的監察范圍包括六類人員
肖培在發布會上介紹稱,習近平總書記最初給監察委員會的定位是中國的反腐敗機構。成立監察委員會,包括國家一級、省一級、市一級、縣一級監察委員會,是重大的政治體制改革。而國家一級的監察委員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委員會。
監察委員會將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肖培昨日首次給出了納入監察范圍的六大類人員。首先包括國家公務員法所規定的國家公職人員,包括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工商聯機關的公務員,以及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第二是由法律授權,或者由政府委托來行使公共事務職權的公務人員。第三是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第四是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體育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第五是群眾、自治組織中的管理人員。第六是其他依法行使公共職務的人員。
肖培還表示,國家監察委員會和中央紀委合署辦公,用中國的老話講就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行使的是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職責,那就是監察委員會要行使監督、調查和處置的職責。
近三年來新增外逃人數逐年大幅減少
劉建超介紹,目前,中國已經和48個國家簽署了引渡條約,包括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等。同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我方也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照顧彼此關切的基礎上,商談引渡條約。
劉建超透露,從2014年到2016年底,從世界上70多個國家追回來的外逃人數達到了2566人,其中“百名紅通”人員現在追回了37人。追贓金額達86.4億元人民幣,他還強調,從新增的外逃情況看,也出現了逐年大幅度減少的趨勢。2014年我們的新增外逃人員達到了101人,到2015年這個數字降到了31人,進而到去年已經降到了19人,所以能看出,追逃追贓是反腐敗斗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對遏制腐敗滋生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劉建超稱,追逃追贓涉及到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基礎性工作是在國內進行的,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要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二是查清外逃去向,還要查清贓款流向,還要制作大量的文件,為國際合作作出技術性的安排。第二部分是國際的部分,通過同其他國家的合作,根據國際規則,根據雙邊之間達成的共識或協議,通過不同的辦法使他們歸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同有關國家的執法部門開展密切合作,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政治意願的問題。”他表示。
中央紀委高官回應攀枝花槍擊事件
發布會上,羅東川在回答北青報記者關於民政部原部長李立國、原副部長竇玉沛情況時介紹,根據巡視和群眾舉報,民政部的有關領導在管黨治黨方面失職失責上有一些反映,現在中央紀委正在對他們進行審查,一旦把事實、把情況查清楚,根據他們的違紀事實和性質,將會依照黨紀處分條例作出處分,到處理結束的時候,相關消息會向公眾公布。
對於是否會為十九大的召開放緩反腐的腳步,羅東川稱,要克服“屆末之年反腐敗可以收官”的思想,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
朱國賢在回答有關貪腐干部懺悔錄時表示,懺悔錄是最好的開展黨性教育的活教材,具有很強的警示作用。把違紀中管干部的懺悔錄印發原案發單位,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的反面教材,就是要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人,促使黨員領導干部把自己擺進去。下一步,將在中央紀委的媒體開設專題專欄,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逐步公開。
有記者提出攀枝花國土資源局局長因要被紀委調查而開槍的傳聞,朱國賢回應稱,經攀枝花市委批准,市紀委擬對國土資源局局長陳忠恕進行立案審查。目前,公安機關正在調查此案,如有消息,四川省有關部門會及時向社會公布。
解讀
如何判斷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肖培表示,什麼叫壓倒性態勢?就是在黨心民心上的壓倒性態勢,是在政治上的壓倒,是在正氣上的壓倒,扶正祛邪,正氣上揚,這是壓倒性態勢。他指出,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干部即中央一級管理的干部是240人,是十七大期間審查中管干部人數的3.6倍,尤其是嚴厲查處了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這樣嚴重的違紀違法案件,嚴肅查處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通過利益輸送相互交織,消弭了黨和國家的重大政治隱患。
另外,他還用數字的“一降一升”來進一步說明。“一降”是指紀檢機關目前接到的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呈下降態勢。2016年比2015年接到的此類舉報下降了17.5%,是十八大以來的首次回落。“一升”,從紀檢機關立案審查和處分的黨員人數來看是持續上升的,“2012年有8500萬黨員,那時候我們查辦的案件全國是15.5萬件次,處分16.1萬名黨員,到2016年底,我們的黨員人數已經發展到了8800多萬,相應的我們立案件次已經達到41.3萬件,處分黨員人數已經達到了41.5萬人。在黨員基數不斷增長背景下,黨員受處分率從1.8‰上升到4.3‰。”
肖培介紹稱,去年一年,有5.7萬名黨員主動向組織交代了自己的問題,這就是壓倒性態勢。“所以,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明顯成效,贏得了人民群眾對黨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賴,厚植了黨執政的政治基礎,這就是十八屆中央了不起的政治成就。”肖培說道。
本組文/本報記者 周宇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