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反腐敗任何時候都不會“收官”

2017年01月10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人民日報:反腐敗任何時候都不會“收官”

  寧肯得罪千百個腐敗分子,也不可辜負13億多中國人民。這樣的使命擔當、堅定決心,贏得了人民群眾對黨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賴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是否會減弱反腐敗力度?全面從嚴治黨的棋局下一步怎麼落子?近日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為這些問題提供了“標准答案”。

  “管黨治黨不僅關系黨的前途命運,而且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氣力、更大的勇氣抓緊抓好。”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更大”的管黨治黨要求。從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再到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意志不言自明。

  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6.2萬件,給予紀律處分119.9萬人﹔在強有力的反腐敗高壓態勢震懾下,2016年有5.7萬名黨員主動向組織交待了自己的問題,而紀檢機關2016年接到的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則比2015年下降了17.5%……這4年多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就,概括起來說就是“壓倒性態勢”。反腐敗斗爭從“呈現膠著狀態”到“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再到“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見証,也表明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抉擇符合大勢和人心。

  重溫“歷史周期律”的警示,告誡“霸王別姬”時刻可能因作風問題出現,重提“兩個務必”的政治要求,號召全黨“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自履新之日起就把“人心向背”視作決定全黨前途命運的關鍵。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為了保持黨的肌體健康,純潔黨內政治生態,更重要的是書寫下人心的政治,厚植起黨執政的政治基礎。民意調查數據顯示,經過幾年來的管黨治黨,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滿意度達到92.9%。習近平總書記講,“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寧肯得罪千百個腐敗分子,也不可辜負13億多中國人民。使命擔當和毅然決然背后,正是人民群眾對黨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賴。

  欣喜的同時也要看到,風化俗成需要時間,反腐敗斗爭依然嚴峻復雜,管黨治黨寬鬆軟不是一兩天形成的,嚴緊硬也絕非一日之功。如果任由“屆末之年反腐敗可以收官”的思想麻痺了正風反腐的神經,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的反彈勢能就會再度積蓄。我們不僅不能有絲毫鬆勁歇腳的思想,更需要以人事換屆為契機,從選人用人上疏浚干部隊伍源頭,從根源上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鍥而不舍、挖山不止,正是堅決鏟除腐敗這個致命“污染源”的應有態度﹔標本兼治、立足長遠,正是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之義。

  審視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斗爭,總體上就是從治標入手,治本工作也一直沒有放鬆,有時治本就寓於治標之中。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征程上建取新功,就需要繼續堅持治標不鬆勁、治本不動搖,在反腐敗和反“四風”保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高壓態勢的同時,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堅持黨內監督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齊頭並進。用好問責條例這個管黨治黨利器,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這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以共產黨人價值觀和文化自信補足精神之鈣,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從制度約束、教育引領和管理監督等方面發力推進標本兼治,管黨治黨才能步步深入、善作善成。

  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方此中流擊水的時刻,我們暢享“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悅,更應砥礪“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戰略定力,激發“壯志未酬誓不休”的治黨決心。堅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把黨建設得更加有力,我們黨一定能夠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責編:李琳(實習生)、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