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習近平考察唐山:"天降祥雲進萬家,滿園開遍幸福花"

仝宗莉

2016年12月29日12:24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總書記在唐山市祥富裡社區文化大講堂觀摩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今年7月28日,在唐山抗震救災和新唐山建設40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唐山市,深入地震遺址公園、截癱療養院、祥富裡社區等單位,就實施“十三五”規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進行調研考察。

視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希望河北廣大干部群眾加快發展自己,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在脫貧攻堅、推進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習總書記視察唐山時隔近5個月,人民網記者追隨總書記的足跡進行了回訪。

“習總書記就像家人一樣”

“總書記對我們特別好,平易近人,很溫和,很友善。”在唐山市截癱療養院,坐在三輪手搖車上的高志宏笑盈盈地說,“那麼大的領導站在你身邊,卻不讓人感到緊張,他就像你的家人一樣說著話聊著天,呆的時間也挺長,讓我們既高興又感動。”

高志宏楊玉芳夫婦和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萬人遇難、16萬人重傷,3817人截癱。高志宏和她的老伴楊玉芳是震后截癱的幸存者,地震造成他們脊椎壞死不得不終生與輪椅為伍,但高志宏夫婦長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和工作,努力融入社會、自食其力,甚至出版了詩集和小說。高志宏夫婦還參加了多項公益活動,例如為貧困大學生作心理輔導、為老年公寓演出、慰問解放軍等,現身說教幫助了很多人。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唐山期間曾與他們親切交談,稱贊他們樂觀上進、事跡感人,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按專家預言,脊椎壞死者的生命一般超不過15年,但高志宏夫婦病后已生活了40年。對此楊玉芳十分自豪:“總書記來了我們就跟他說,連我們自己都沒想到能活這麼長時間,我覺得這個生命奇跡是愛創造的,因為有黨和政府的關愛、各級領導的關愛、世界上那麼多好心人的關愛,所以我們才生活的這麼陽光。”回憶起習總書記來到療養院,走進各個房間,親切詢問大家的身體生活情況,兩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像孩子似的笑個不停。

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感慨地說,總書記的視察,讓療養院上上下下倍受鼓舞,人人懷感恩之情,一心想回報社會,過有意義的生活。

“天降祥雲進萬家,滿園開遍幸福花”

“車門一打開,就露出習總書記和藹可親的笑臉,我的緊張勁兒一下就沒了。真跟居民總結的那樣,就是感覺家裡來客人了,感覺總書記太平易近人了、太親民了。”說起習近平總書記夏日的到訪,唐山市路北區祥富裡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林靜至今仍很激動。

唐山市祥富裡社區有4142戶,1.1萬余居民,是路北區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花園式小區。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期間,深入該社區的市民接待室、政務大廳、活動室、圖書室、文化大講堂等,充分了解了祥富裡社區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開展便民服務的情況,並對工作人員表示了慰問。

祥富裡社區居民正在活動室交流書法心得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陳林靜回憶,進社區后習近平總書記看到旁邊的小屋有兩位居民在看書,就主動走過去和她們握手,面帶微笑問好,親切地問他們家裡幾口人,住多大房子,哪裡退休的,生活是否幸福。那天聞訊趕來的居民特別多,包括社區花園裡到處都是人,沒想到總書記和每個居民一一握手並祝他們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讓祥富裡社區久久回味,事后,居民們為此還創作了“是誰痛日送祥富,書記德天不勝情”、“天降祥雲進萬家,滿園開遍幸福花”、“領袖來臨滿園春,振興不負舉旗人”等詩句來表達自己心情。

“聽到總書記道一聲‘你們辛苦了’,又在臨別前肯定了我們的社區工作,我們一下子感覺基層再苦再累也值得了,干勁兒更足了,工作熱情更高了。”陳林靜說,習近平總書記當面為社區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做好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裡”。近 5個月來,為進一步提升居民群眾幸福感,落實總書記的要求,祥富裡社區對原有的“幸福家園黨旗紅”、“向往美好讓夢飛翔”等工作進行了升級,持續優化社區環境秩序,建設書香社區,打造“我是黨員我先行”品牌,堅持“黨建金點子”問計於民等。

“一位大國領導者的家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唐山,第一站是唐山地震遺址公園,他向唐山大地震罹難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捐軀的英雄敬獻花籃,並向紀念牆三鞠躬。當時,唐山市地震局局長郭彥徽參與了接待工作。

郭彥徽坦言,見總書記之前對於要不要握手等細節也有猶豫,但事實証明是多余的,總書記腳一落地就對她說,自己2010年來過唐山。“我頓時感覺就跟自己的親人一樣,他是我們全國人民的家長。”郭彥徽強調,臨上車前習總書記神情凝重地對她說了兩句話:“唐山抗震精神是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你們的工作意義非常重大。”總書記的話讓郭彥徽深感使命神聖,也非常感動。她說,當時就覺得總書記的話一則肯定了防震減災工作的重大意義,同時肯定了地震遺址保護工作的重大意義,總書記對每一位百姓包括地震罹難者的記挂,不經意間流露出一位大國領導者的家國情懷。

在唐山市政府大院,記者見到了唐山市民政局副調研員孟兆亭和救災處處長楊兵。他們表示,總書記視察唐山期間專門就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發表講話,在肯定當地工作成績的同時提出更高更新要求,讓基層工作者倍受啟發和鼓舞,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壓力。據他們介紹,在總書記考察結束之后,為落實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唐山市已印發“綜合減災具體方案措施”,當前文件處於內部研討修訂階段,后續計劃作為指導性意見面向全市出台。

孟兆亭表示,40年前的地震傷痛給了唐山教訓,局部災害時有發生的形勢給了唐山責任。目前唐山市防災減災救災已做到“六化”:組織建設規范化、備災物資網格化、方案建設體系化、教育演練常態化、救災建設實時化、防災設施覆蓋化。例如按照現有儲備,唐山一旦發生災情,救災物資就近就便2小時即可運到,高於國家12小時運達的標准。未來,唐山人將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再接再厲,使這座英雄城市不斷創造新輝煌。

(責編:石香雲(實習生)、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