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口岸年進出口危化品3000余萬噸 如何守好門?

2016年12月15日18:55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人民網寧波12月15日電 寧波口岸每年進出口危險化學品重量達到3504.85萬噸,貨值超過300億美元,檢驗檢疫部門通過研發危險化學品物理危險特性系列檢測設備,多措並舉構建生態安全屏障,把危險化學品“老虎”關進籠子,切實保障寧波口岸進出危化品安全。

  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的分類鑒定是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的核心,其中檢測設備決定了危險化學品的科學准確分類鑒定。寧波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自主研發了12套危險化學品物理危險特性系列檢測設備,解決了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檢測設備缺乏的窘境。

  為了實現危險化學品分類鑒定的全領域覆蓋,寧波檢驗檢疫局為危險化學品專門設立了毒理學實驗室,成為首批國家級危險化學品重點實驗室,並且專門成立了寧波化學及危險化學品分類鑒定評估分中心,在國內知名機構和高校引入了高層次技術人才和博士人才。

  由於國內化學品的危險特性檢驗幾近空白,在檢測設備以及檢測技術的研究程中,為了獲取准確可靠的實驗結果,每一個控制點都是關鍵,每一個參數都是難點,每一個檢測傳感器都需要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調試。

  據介紹,項目組研發並一次試車成功了第一台危險化學品分類鑒定儀器——易燃氣體危險特性檢測儀。儀器研發成功后,項目組組織技術團隊,繼續對設備進行驗証並建立了檢測技術方法,經過對百余個樣品,上千次的測試,設備顯示出了良好的操控性,獲得檢測數據穩定准確,為易燃氣體危險特性的分類鑒定搭建了可靠的技術平台。

  13年來,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儀器誕生:噴霧氣霧劑點火距離試驗儀、噴霧氣霧劑封閉空間點火試驗儀、泡沫氣溶膠易燃性試驗儀等系列設備的成功研發,實現了氣體化學品危險特性的全項目檢測。隨后,液體持續燃燒試驗儀、遇水放氣試驗儀以及用於化學品燃燒檢測的可移動式點火裝置等設備也相繼成功問世。

  據了解,危險化學品物理危險特性系列檢測設備儀器的相繼誕生,實現了我國國家標准中規定的除爆炸、自反應和有機過氧化物以外全項目化學品物理危險特性的檢測,填補了危險化學品物理危險特性檢測設備領域的空白。

  自2011年底,系列設備完成研發、定型和試生產之后,首先在寧波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進行了全面的驗証和應用,技術團隊對整系列設備進行了數據驗証工作,獲得了上萬個有效的驗証數據,也為系列設備的進一步推廣奠定了技術基礎。

  2012年,隨著新《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實施,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容器實施全面檢驗監管。僅寧波口岸,送至實驗室進行分類鑒定的樣品就突破了3500余批次,比上年度增長了近8倍。這一年,該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檢測設備共輸出准確可靠數據多達4萬余個,有效保障了寧波口岸進出口危險化學品的安全。

  自2011年起,該系列設備先后在寧波、浙江、江蘇、福建、深圳、廣東、廣西等沿海口岸檢驗檢疫局進行了推廣。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起,系列設備共在國內相關機構和領域推廣設備500余套,危險化學品分類鑒定檢測設備的覆蓋率達到70%以上。

  13年間,該中心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6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實驗室建立了易燃氣體危險特性檢測技術等12項檢測技術,制定國家標准2項,行業標准9項,實現了化學品物理危險特性分類鑒定檢測技術標准化。

  2016年,國家認可委組織危險化學品運輸檢驗機構危險化學品能力驗証,作為此次能力驗証參與單位,項目組擔任本次能力驗証樣品的驗証和准備工作。項目組利用化學品物理危險特性系列檢測儀器為樣品的測試,進行了600批余次的測試。

  2013年,寧波大榭口岸發現一批來自法國申報非危的鞋油,經寧波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實驗室檢測確定為危險化學品(易燃液體)。該批貨物未經檢驗合格,貨主即擅自銷售使用,寧波大榭檢驗檢疫局依法對此進行立案處罰,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警示通報。2012年至今,寧波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共協助口岸檢驗監管部門發布質檢總局警示通報22次。

  不過,技術中心主任陳先鋒認為,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不是“管”出來的,更不是“檢”出來的,而是企業靠誠實守法經營生產出來的。(陳怡、李錦花、馬明、陳丹超、王璐燕)

(責編:王吉全、崔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