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告破 操縱5隻股票非法獲利2.5億
非法獲利近2.5億元!近日証監會查處首例利用“滬港通”交易機制跨境實施操縱市場的典型案件。不法投資者唐某博等人繞道香港開立証券賬戶,借道滬股通交易機制反向操縱A股的“貓膩”最終難逃法律嚴懲。作為市場操縱的“慣犯”唐某博等人企圖借用新工具再次伸手,卻給自己惹了新“麻煩”。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告破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折射出市場監管面臨的哪些新問題?
唐某博等人操縱股票的4大特征
1 大量交替使用以家族成員、公司員工名義開立的賬戶
2 操作下單地點遍布各大城市
3 使用多台電腦,企圖逃避監控
4 慣用連續交易、盤中拉抬、對倒、虛假申報、大額封漲停等多種手法操縱股票
第6次被捉!
歷史回溯指向慣犯
2010年,唐某博等人就進入了中國証監會稽查部門的執法視線。2010年以來,唐某博等人已經多次被証監會行政調查和處罰。算上這一次,他們已經是第6次被捉了!
今年年初,交易所監控發現,滬股通標的股票“小商品城”成交明顯放大,股價漲勢明顯高於上証綜指漲勢。大數據分析顯示,來自香港的証券賬戶與開立在內地的某些証券賬戶相互配合,頻繁自買自賣、高買低賣,連續拉抬后反向賣出,有操縱市場的重大嫌疑,滬港通開通以來首例跨境操縱線索浮出水面。
經過對歷史資料進行關聯匹配映射分析,操縱市場行為與唐某博等人密切相關。唐某博等人的操縱行為具有明顯的共同特征:一是大量交替使用以家族成員、公司員工名義開立的賬戶﹔二是操作下單地點遍布各大城市﹔三是使用多台電腦,企圖逃避監控﹔四是慣用連續交易、盤中拉抬、對倒、虛假申報、大額封漲停等多種手法操縱股票。
控5隻股票!
非法獲利近2.5億元
根據調查發現的線索,証監會查獲了唐某博伙同多名家族成員同時在香港和內地以本人和他人名義開立証券賬戶、內外配合,實施跨境操縱的違法事實。經查,唐某博等人涉嫌操縱滬股通標的股票“小商品城”,交易金額近30億元人民幣,獲利4000余萬元。証監會同步查實了唐某博等人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間,涉嫌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操縱其他5隻內地股票,非法獲利近2.5億元的違法事實。
証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在內地和香港証券市場互聯互通環境下,不法投資者可能繞道境外實施反向操縱,証券期貨跨境違法犯罪的手法更加隱蔽。加強內地和香港証券期貨稽查執法協作,是互聯互通的市場機制平穩推進的重要保障,防范和打擊跨境操縱市場、內幕交易、虛假陳述等各類証券期貨違法行為,是兩地監管部門長期面臨的一項重要執法任務。
訴4宗罪狀!
新型操縱危害更深
唐某博等人多次違法的歷史也是市場操縱不斷演進的縮影,其違法犯罪手段日趨復雜和隱蔽。如果說傳統市場操縱的破壞面還局限於個股,那麼新型操縱就因其跨產品、跨市場、跨邊境的廣泛應用,具有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的危害。
“通過輸入大量並無意圖執行的巨額買單或賣單,釋放虛假信息,企圖扭曲某股份的供求狀況。”香港証監會某執法人員對市場操縱做出這樣的歸納。鑒於市場操縱的危害,業內人士將其歸納為四宗“罪”。
“罪狀”1
通過欺詐手段,誤導廣大投資者,破壞作為証券市場基石的“三公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
“罪狀”2
破壞有效價格機制,損害資源配置功能。通過有意拉抬或打壓特定証券的價格,人為影響証券市場的供求關系,使証券價格與公司的經營狀況脫離,操縱者就在人為造成的証券價格異常波動中誤導資金流入。
“罪狀”3
破壞市場競爭機制,擾亂資本市場秩序。市場操縱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扭曲証券市場的價格,同時也使投資者無法或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選擇,從而使市場競爭機制難以發揮積極作用,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給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罪狀”4
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專家表示,証券市場的惡意炒作、違法操作造成的虛假繁榮,以及不合理和異常的價格波動,都有可能促成、加深或延長一國的社會經濟危機。
■監管
操縱市場案猛增
市場人士稱對操縱市場行為的監控越來越難:高頻、程序化交易操縱好比是攀附在磁懸浮列車上的“飛車大盜”,必須用全覆蓋的實時攝像頭才能觀測到其從投資者手中搶奪財物的全過程﹔而傳統的連續交易操縱、約定操縱等手法則是大街上拔腿就跑的小偷,即使跑出幾個街區也難逃圍捕。
對於操縱市場行為的打擊,監管部門一直在努力。操縱市場成為中國証監會查處的違法類型中立案數量增長最快的,近幾年進入執法重點類型前三位。數據顯示,2011年証監會查結市場操縱案件9起,2014年19起,2015年攀升至71起。2016年上半年,新立案市場操縱案件52起,比2015年同期增長68%。
■建議
進一步加大打擊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証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資本市場是眾多投資者追求財富之地,受到逐利的驅使,資本市場滋生了大量違法違規亂象。從中國証監會通報的案例和數量來看,打擊資本市場惡性操縱案的力度在加大,效率也在提高。他建議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淨化資本市場。
“隨著操縱市場一些新特點的出現,以及我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執法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這就對監管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迫切需要監管層加強對這些行為的打擊,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與境外監管機構的合作。”大同証券首席投資顧問鄭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嚴打操縱市場行為,才能擊中市場亂象的“七寸”,有利於維護市場的穩定,同時還有助於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據新華社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