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紅通1號人物歸案 天網行動依然在路上

觀察

2016年11月17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人民日報:紅通1號人物歸案 天網行動依然在路上

  國際追逃,讓貪官無處藏身(評論員觀察)

  反腐敗不是一陣風,不要指望躲過風頭就安全了﹔反腐敗也不局限於境內,國際合作將遍及世界每個角落

  11月16日下午3時,一架特殊的飛機降落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名列“百名紅通人員”之首的楊秀珠被警務人員扶下飛機。時隔13年零7個月、輾轉6個國家,這名因腐敗而名噪一時的“前廳官”在鏡頭前如釋重負。

  任你躲到天涯海角,終究逃不出黨紀國法的“五指山”。紅色通緝令1號人物投案自首,標志著反腐敗國際追贓追逃工作的又一次重大勝利。自2015年4月公布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員的紅色通緝令以來,迄今已有37人落網,前5名通緝犯中已有4人歸案。連續開展的“天網行動”,更覆蓋了所有外逃腐敗分子和經濟犯罪嫌疑人。截至今年9月,“天網”共捕獲外逃人員2210人,其中國家工作人員363人。

  紅色通緝令之所以震懾人心、戰果豐碩,源於黨中央反腐敗的堅定決心,源於追逃追贓的強力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再次強調,“要以頑強的意志品質,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讓腐敗分子在黨內沒有任何藏身之地!”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和六次全會,都將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列為年度重點任務。一大批懷揣“異國避罪夢”的外逃腐敗分子陸續落網,很多歸案人員追悔莫及,表示外逃生涯苦不堪言,真切感受到投案自首、誠懇悔罪才能換來內心安寧、家人心安。

  國際追逃追贓是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重要舉措,關系黨心民心和中國的國際形象。黨中央反腐敗的路線方針和堅定決心,凝聚為國家意志,推動國際追逃追贓取得新進展,形成“對象在國外,基礎在國內”的工作格局。一方面,搞清楚外逃貪官是怎麼跑的、護照是怎麼辦的、錢是怎麼轉的,做好基礎信息和犯罪証據收集工作。另一方面,中央追逃辦統籌外交、警務、司法、金融等部門資源,建立省級追逃追贓協調機制,形成條塊合力,一改“九龍治水”的局面。此次楊秀珠能夠順利歸案,就離不開外交部、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司法部、中國人民銀行和浙江省追逃辦的通力配合。

  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關起門來搞反腐、閉著眼睛抓貪官。國際追逃追贓,既是內政也是外交。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無論是多邊還是雙邊場合,都主動設置反腐敗國際合作議題,共同商討反腐敗追逃追贓,旗幟鮮明表達中國反腐敗的堅定立場和態度,在政治上、道義上贏得主動。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APEC峰會,通過了中國主導起草的《北京反腐敗宣言》,這是APEC歷史上第一次以一國首都命名的反腐敗宣言,更多地體現了中國主張。今年召開的G20杭州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開創性地提出了“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礙”理念,體現了中國在反腐敗問題上的堅定立場。一張遍布全球的天網正在越織越密,不斷擠壓著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在促成楊秀珠回國投案的過程中,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紅通2號人物李華波被遣返的行動中,中方檢察官在新加坡的異地起訴成為決定性因素。廣泛的合作和順暢的溝通,致使外逃貪官無所遁形。

  “讓已經潛逃的無處藏身,讓企圖外逃的丟掉幻想。”紅通1號人物歸案了,但天網行動依然在路上:反腐敗不是一陣風,不要指望躲過風頭就安全了﹔反腐敗也不局限於境內,國際合作將遍及世界每個角落。這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責編:李琳(實習生)、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