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國:我驕傲,我是中國藍領

楊月

2016年09月23日17:07  來源:中國青年網
 
原標題:孫思國:我驕傲,我是中國藍領

  孫思國:讓青春在執著的追求中閃光。視頻剪輯:付士澤

  “做海外銷售經常接觸國外客戶,不少外國人對我們的產品很認可,他們對中國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非常驚訝,每到這種時候就覺得心裡美滋滋的。”談到這兩年做海外銷售最直觀的感受,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孫思國說。

  從首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車工冠軍到公司海外銷售的“頂梁柱”,從企業轉型的彷徨者到國際業務拓展的先鋒者,孫思國不斷刷新著大家對他的印象,而他則在提高自身價值和緊跟企業發展中不斷激發著共振波,用獨特的視角見証著老工業基地的蛻變和新生。

  孫思國在班加羅爾展會現場。本人供圖

  “回中國干什麼?留在新加坡吧!”

  2005年5月25日,首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孫思國正在機床旁緊張地忙碌著。經過激烈角逐,孫思國脫穎而出,摘取了全國數控車工的桂冠,成為全國數控車工“第一人”。領獎台下鼓掌的觀眾們並不知道,這個頭頂著冠軍光環的年輕人,幾年前還經歷過待業、海外務工、歸國這樣復雜的歷程。

  1996年,剛剛在原沈陽第三機床廠從事電工工作4年的小伙子孫思國,就經歷了企業破產的低谷。“那會兒正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階段,好多工人都經歷了這種波折。當時真的很彷徨,‘鐵飯碗’突然沒了,穩定的生活突然保障不了了。”孫思國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

  彷徨中,孫思國遠赴新加坡出勞務。6年間,他從“打工仔”成長為成熟的外籍技師,薪水與日俱增,他卻一直開心不起來:“那不是我們長久呆的地方,祖國即使有種種不足,但這兒才是家。”就這樣,雖然不少新加坡的同事勸他“回中國干什麼?留在新加坡吧!”他也猶豫過一段時間,但在2002年初,他最終選擇了回國工作。

  “現在看來,真是回來對了!”孫思國說。在他出國的幾年裡,沈陽機床集團改革、改組、改造,原沈陽第三機床廠脫胎換骨,成為了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呈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這時,正在起步運行的公司百事待舉,特別是裝配生產的數控調整技術工人十分缺乏,具有綜合技能的員工更是難得。公司領導根據車間裝配生產及對外服務的需要,讓孫思國由原來的電工改做數控調整車工,這樣在工作中既可發揮電工的特長,又能應對數控調整工作,延伸工作技能。而這樣的安排,也為孫思國成長為一名復合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經驗的積累,孫思國又逐漸轉型為海外銷售人才。

  孫思國在莫斯科參加展會。本人供圖

  “我的主要銷售區域是中東市場,跟一些敘利亞人合作時,他們對我們國力的強大羨慕不已。戰亂中,他們移民美國、德國、瑞典等國家,乍一聽是因禍得福,但一個人連祖國都沒了,還談什麼過得好?即使被接納了,也不過是沒有祖國的難民。”孫思國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自己現在代表中國企業走到國外,常常有一種自豪感。“他們再強,我們也不怕,誰比誰差呀?強大的國力讓我們更有底氣。”他說。

  “出現問題沒關系,咱們解決唄!”

  “其實‘振興杯’是同事幫我報的名,連交材料都是我愛人幫忙去交的,沒想到歪打正著得了第一。”孫思國謙虛地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其實他善於學習和鑽研的精神在公司是出了名的,車間領導和同志們對他在學習上的評價是:“特別能吃苦,特別善鑽研,特別有悟性”。

  怎麼說呢?數控加工技術、數控系統技術,以及機械、電氣等方面的技術,凡是與數控機床產品有關的知識、理論,孫思國都能產生特別濃厚的興趣,干一行,愛一行,還鑽一行。同事們常拿這個“學霸”開玩笑:“咱們很難想象,為了不間斷學習,就是在出差當中,孫思國也隨身帶著專業書籍,走到哪,學到哪,而且他常常早晨五點就起來看書。”

  孫思國在沈陽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現場。本人供圖

  “學霸”有一個特長:最善於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有一次,一個韓國公司為訂購數控機床公司產品,先進行產品加工試驗,反復試驗了多次,卻達不到預想的效果。為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孫思國趕來進行調整,僅用半天時間就使產品達到了技術要求,從裝夾到加工完成的效率比韓國客戶想象的還高,使韓方非常滿意。還有一個外商在同行廠家做試件沒有成功,便來求助,孫思國一出馬,“藥到病除”,結果對方一次性就訂購了10多台產品。面對贊譽,孫思國卻說:“搞銷售就得多少懂點技術,對買家的需求有一個准確的判斷,並能處理一些問題,僅此而已。出現問題沒關系,咱們解決唄!”

  孫思國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在技術上毫不保守,不但毫無保留地認真教會徒弟,還有求必應,無論是那個員工,隻要請教他,無論多忙,他都會認真地講解、輔導、指教。他從不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術當作個人資產,而是更多地把自己的經驗、技術向青工們傳授,甚至向客戶們傳授,尋求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這聽上去像空話,其實在這次“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的數控車工比賽中,孫思國把競爭對手當朋友對待的故事,已經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美談”。在對手缺少刀具、卡尺及尾台鑽夾等的情況下,孫思國積極提供幫助,選手們連連感激,一名受他幫助的選手還獲得了這次比賽的第三名。他卻笑笑說:“因為干銷售,所以參賽選手中有幾位以前就打過交道,能幫忙當然要幫呀。”

  簡單的話語,淳朴的笑臉,對工作滿懷熱情,對徒弟傾囊相授,有人說他傻,但他明白,這裡就是他最愛的崗位,這裡有他最牽挂的兄弟,不奮斗,無青春﹔不鑽研,愧少年。

  我驕傲,我是中國藍領。代表中國企業走向國際,祖國是我的標簽,企業給我強有力的支持,我們的客戶遍及天下。

  我驕傲,我是大國工匠。用產品說話,質量是我的底氣,技術讓我們高飛,當“中國制造”翱翔九天,那裡面也有我一份功勞!(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責編: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