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中國—東盟關系由成長期走向成熟期

吳樂珺、張志文

2016年09月08日08:55  
 

“第一”,這個帶有領先意味的詞語,在中國的外交話語體系中出現時,往往表達了與對方發展的緊密關系。

“中國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明確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第一個同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第一個公開表示願同東盟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第一個同東盟啟動自貿區談判”。

李克強總理列數5個“第一”,標注了中國—東盟(10+1)合作的特別之處。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當地時間7日上午,李克強在老撾萬象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和東盟10國領導人共同見証了紀念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的重要時刻。

中國把東盟作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在東盟對外建立的11個對話伙伴中,中國—東盟合作可謂最強勁、最實在。25年來,雙方貿易額從80億美元增長到4722億美元,增長近60倍。自2009年起,中國就成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015年,雙方貿易額達4721.6美元,人員往來超過23萬人次,互派留學生超過18萬人。

7日舉行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是今年東盟所有10+1會議的第一場。這種安排,也顯示出了東盟對中國這個合作伙伴的重視。

在紀念儀式上,李克強首先同東盟各國領導人共同觀看了中國—東盟關系的視頻短片。該片講述了25年來中國與東盟共同走過的合作發展之路,展現出雙方關系發展的廣闊前景。隨后,在東盟國家領導人的見証下,李克強和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總理通倫共同為《中國-東盟25年對話與合作:事實與數據》手冊剪彩,並共同展示了這本記錄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歷程的手冊。隨著一個大蛋糕被推上台前,李克強與通倫及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共同為慶祝中國—東盟的25歲生日切蛋糕。各國領導人還以東盟方式相互攜手,共同合影留念。

25年,中國—東盟關系由成長期走向成熟期。在致辭中,李克強表示,中國和東盟自1991年建立對話關系以來,高舉發展與合作旗幟,堅持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雙方關系大踏步前進,有力地促進了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

對於中國—東盟關系未來發展,李克強提出了5個“新”,即譜寫中國—東盟關系新篇章、構建政治安全合作新平台、培育經貿合作新動能、打造人文交流合作新支柱、共同開創區域合作新局面。

與會國家領導人仔細聆聽李克強致辭,並不時記錄。他們積極評價東盟與中國建立對話關系25年來所取得的令人矚目成就,對雙方關系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中國與東盟的成功對於彼此都具有重要意義。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表示,非常有必要繼續加強東盟與中國之間的人文交流。

此次會議成果豐碩,共同發表的四個聲明是最積極地注腳。《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中國—東盟產能合作聯合聲明》《中國與東盟國家應對海上緊急事態外交高官熱線平台指導方針》和《中國與東盟國家關於在南海適用<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的聯合聲明》,既是對過去雙方關系成就的回顧,更是對未來合作藍圖的規劃。

對於南海問題,李克強也做了專門闡述。“隻要我們登高望遠、齊心協力,就一定能跨越分歧,把南海建設成為造福地區各國的和平、友誼與合作之海。”他表示,歷史和現實反復証明,地區國家隻有將解決問題的鑰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南海才能保持和平穩定。中方願與東盟國家攜手合作,排除干擾,按照《宣言》精神和“雙軌”思路妥善把握和處理南海問題。

與會東盟國家領導人表示,願共同落實好《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堅持通對話協商解決和平解決南海爭議,不讓有關分歧影響東盟與中國關系發展的大局。

(責編:龔儀(實習生)、肖紅)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