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塊戰略位置重要的風水寶地: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連,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和始發港之一﹔這裡又是欠發達地區:集“老少邊山窮”於一身,是我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近年來,廣西抓住中國—東盟博覽會機遇,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快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帶動戰略,構建面向國內國際開放合作新格局。
2015年,廣西外貿進出口額突破500億美元,比2002年中國與東盟啟動自貿區建設時增長了20倍。“十二五”時期,廣西全區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23.7%,比全國高17.8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3.6%,高出全國10個百分點……
中國東盟共襄盛會,“南寧渠道”實效顯現
“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我們公司原生態、無污染的老撾貨完全不愁銷路。”老撾三江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老撾金佔芭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錦福說。
作為一名老撾華商,周錦福也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常客,對於中國—東盟博覽會給東盟各國帶來的顯著變化,他深有體會。“從前,辣木籽、鐵皮石斛等東南亞特產無人問津。如今,這些產品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進入中國市場,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國—東盟博覽會由中國和東盟10國共同主辦,自2004年首次舉辦起便永久落戶南寧。“東博會將11國的企業、商品、服務、項目、資金、信息高度集中起來,雙方的合作除了商品貿易,還有服務貿易和信息共享等。”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介紹,經過多年沉澱,中國—東盟博覽會為中國和東盟國家搭建了友好交流、經貿促進和多領域合作的平台,形成了中國和東盟合作的“南寧渠道”。
“南寧渠道”實效顯現。據統計,在前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投資促進活動上,累計簽訂投資合作項目3509個,包括國際合作項目1465個。其中,中國與東盟國家簽訂合作項目658個,中國引進東盟國家投資合作項目210個,中國對東盟國家投資合作項目448個。
同時,中國—東盟博覽會影響力逐年遞增,國際簽約項目合作方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大大增加,從2004年的20個增加到去年的近50個。除東盟國家及港澳台地區外,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常客。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也參與進來,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
中國—東盟博覽會框架下,中國和東盟“越走越親”。中國與馬來西亞共同打造了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兩國雙園”的合作新模式﹔有序推進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陸續在南寧設立了總領事館。
國際舞台內容豐富,實力企業“搶灘登陸”
12年來,借助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東博會平台,廣西成為連接中外的國際舞台。內地及港澳台企業通過廣西撬動東盟市場,東盟產品也經由廣西銷往中國內陸。
作為發動機制造的老牌領先企業,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已連續12年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企業早已嘗到進軍東盟市場的甜頭。“越南已成為玉柴發動機最大的海外市場,去年越南市場銷量達到2萬多台,保有量超過10萬台。”玉柴駐越南辦事處主任湯海東告訴記者,玉柴還與越南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動了越南汽車工業的發展。
中國—東盟博覽會常辦常新,聚焦領域與時俱進,對接東盟的開放平台不斷豐富。目前,合作已從經貿國際合作擴展至各個領域,一大批合作機制和項目陸續落地。隨著國際舞台中的合作內容越來越豐富,許多國內行業龍頭企業也將目光瞄准廣西和廣闊的東盟市場。
華為公司將在欽州建設中國—東盟華為雲計算及大數據中心項目,芬蘭賽爾康在貴港投資興建10萬平方米的廠區,預計2017年投產……廣西密集傳出大項目簽約、落戶或投產的消息,涉及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海洋工程等產業。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表示,要積極創新宣傳工作,進一步擴大東博會影響力。扎實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推動互聯互通、金融、跨境電商等重點領域合作取得新進展。
今年上半年,廣西全區共引進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423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全口徑實際利用外資23.8億美元,同比增長2.5%……
優化外資營商環境,完善開放合作格局
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同期舉辦的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廣西立志走活開放發展這盤棋——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廣西用誠意和服務為企業營造良好環境。全國首個以地方政府規章形式出台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企業住所和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創新推出“全城通就近辦”登記模式,推行電子營業執照,拆解主體准入“連環鎖”。今年1至6月,廣西地稅系統將國家小微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覆蓋到轄下67123戶小型微利企業,累計減免企業所得稅約4000萬元。
“要營造更有吸引力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推動開放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自治區主席陳武說。
南寧作為壯鄉首府及中國—東盟博覽會承辦地,已在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方面成功引進一批重大項目。目前,包括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在內,共有10余家企業入駐“南寧·中關村雙創示范基地”。
“良好的營商環境也包括為外來企業提供配套的上下游產業鏈。”南寧市市長周紅波告訴記者,2016年上半年,全市實際到位區外境內資金350.44億元,同比增長8.1%﹔全口徑實際利用外資41099萬美元,同比增長7.91%。
今年6月,廣西召開全區開放發展大會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提出構建“四維四沿”開放合作新格局——向南開放,深化同以東盟為重點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向東開放,提升對粵港澳台開放合作水平﹔向西向北開放,增強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功能﹔向發達國家開放,對接歐美日韓等經濟體先進生產力,對外開放形成“四維支撐”。擴大沿海開放,打造北部灣經濟區開放發展升級版﹔擴大沿邊開放,構筑邊疆民族地區開放發展新高地﹔擴大沿江開放,形成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新優勢﹔擴大沿線開放,釋放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沿線開放發展新活力,對內開放形成“四沿聯動”。
“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發展新格局,必將提升廣西服務中國—東盟合作的能力、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有機銜接。”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說。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