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新聞背景:東盟一體化建設歷程及2025年願景
並期舉行的第28屆、29屆東盟領導人會議6日在老撾首都萬象拉開帷幕。
東盟2015年年底宣布建成共同體,並通過了《東盟2025:攜手前行》願景文件。今年是東盟共同體建成后的開局之年,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將今年會議的主題定為“將充滿活力的東盟共同體願景變為現實”,呼吁繼續推動東盟共同體建設,加強區域和外部合作以應對新挑戰。
成立於1967年的東盟是東亞地區最早著手一體化進程的次區域組織。早在1992年,東盟就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力爭通過推進貿易自由化提高合作水平和加強經濟一體化建設,增強東盟的整體實力。
隨著經濟合作的不斷深化,東盟國家普遍認識到,隻有建立本區域自覺應對外部沖擊的多種機制,才能保証區域的安全與穩定。因此,建立一個類似於歐盟的東盟共同體的設想應運而生。
2003年10月,第九屆東盟首腦會議發表的《東盟第二協約宣言》宣布,將於2020年建成以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為三大支柱的東盟共同體。
2007年1月,第12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宿務宣言》,決定將東盟共同體建設提前至2015年完成。同年11月,第13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了為建立東盟共同體提供法律保障的《東盟憲章》,同時通過了《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
2009年2月,第14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東盟共同體2009年-2015年路線圖宣言》及相關文件,就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提出了戰略構想、具體目標和行動計劃。
2015年11月,在第27屆東盟首腦會議上,東盟領導人簽署了《關於建立東盟共同體的2015吉隆坡宣言》,宣布2015年年底正式建成東盟共同體。會議同時通過了願景文件《東盟2025:攜手前行》,為未來十年的發展指明方向。
2015年12月31日,時任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發布聲明說,東盟共同體當天正式成立。聲明同時指出,東盟共同體的成立不意味著東盟共同體建設進程的結束,而只是開始。
2016年7月,在萬象召開的第49屆東盟外長會議發表聯合公報,強調東盟將全面、有效落實東盟願景2025相關文件,以建設一個法治和以人為本的東盟共同體。
作為亞洲地區第一個次區域共同體,東盟共同體成立后,東盟國家在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領域的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但因成員國間經濟發展水平多樣性較強、貧富存在較大差距等原因,東盟完全實現一體化仍面臨諸多挑戰。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