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北京篇】北京市發布《“十三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

2016年09月05日14:12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本市發布《“十三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

條條高鐵輻射京津冀,四通八達的高速路覆蓋華北平原﹔不斷加密的軌道交通線網,與自行車道、步行道構建起綠色出行的廣闊空間﹔永定河流域、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將打造大規模綠色生態景觀,前門月亮灣地區護城河、玉河南段等歷史河湖景觀將重現……

5年后,市民們將迎來一個更美的京城。昨日,本市發布《“十三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市發改委委員崔小浩說,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將成為本市實現“十三五”目標的重要支撐。

消除黑臭水體

加快永定河生態治理

規劃顯示,本市將堅持最嚴格的水資源制度,努力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未來5年,本市年用水總量將控制在43億立方米以內,中心城新建、改造供水管網將達到1000公裡。

在上一個5年中,南水北調中線實現了全線貫通,新增的10億立方米調水能力,讓很多北京人喝上了南水。而在未來5年裡,南水北調工程還將源源不斷地給北京帶來水資源的補充。北京將繼續研究南水北調中線擴能問題,加強應急水源、海水淡化等戰略資源儲備,讓水源兼顧“供應”和“儲備”功能。地下水年均開採規模,將控制在17億立方米以內,再生水利用量將達到12億立方米。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北京還將全面推進污水治理,實施第二個污水治理三年計劃。這份“計劃”將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河道黑臭水體,使中心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9%,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

隨著黑臭水體的改善,未來5年北京還將推進水系連通、水質還清,重塑北運河、潮白河生態系統,並加快永定河生態治理。

打造“公交都市”

交通網覆蓋京津冀

“十二五”時期,北京建成了京滬高鐵、京石客專,高速公路總裡程達到982公裡,軌道交通運營裡程達到了554公裡,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40%提高到50%。據了解,北京軌道交通正在啟動修編新一輪建設規劃,運營總裡程將提高到900公裡,還將積極推進開行市郊列車,中心城軌道交通站點750米半徑覆蓋率要達到90%。

北京還將引導自行車回歸城市,形成連續成網的3200公裡自行車道路。屆時,中心城全天綠色出行比例要達到75%。

優化城市骨干路網方面,本市將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環內的主干路網。尤其要打通“三環半”,將北土城路、大望路、石榴庄路、萬壽路這些道路中間的“斷點”連接起來。

軌道交通“斷頭線”的建設也將同步推進。

“比如昌平線,未來我們會加強昌平線南延建設,實現與15號線、未來12號線和16號線的換乘。”崔小浩說,再比如,從房山到首經貿,現在經換乘需要10站,而房山線北延以后隻需要3站就能到達。

在更廣闊的京津冀范圍內,北京將攜手天津河北打造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的建設也指日可待。

城市副中心

將建成近零排放區

為了實現森林城市的目標,北京將構建林水相依的綠色生態體系,推進“一道綠色城市公園環、二道綠隔郊野公園環、環首都森林濕地公園環”建設。

全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將達到85%,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八成半甚至更多的居民,出門500米內就能看到公園。

在北京東南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如火如荼。這裡將建成近零排放試點區域,能源將被最大限度循環再利用。

同時,冬奧會及世園會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將為北京新添國際一流的生態文明示范區、可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示范區。

“我們著重突出基礎設施作為城市發展先行官的理念,未來五年重大任務落地,將從強化首都核心功能、促進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統籌平衡,提升人民滿意度和獲得感。”崔小浩說。

按照計劃,新機場將在2019年全面建成。2020年,新機場就要承擔4500萬人次客流。而服務新機場的五縱兩橫的交通體系,將同步建成。

(責編:高田恬(實習生)、劉軍濤)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