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系列報道之改革篇

習近平描繪改革攻堅"路線圖" 引領"中國號"巨艦乘風破浪

曾偉  龔儀

2016年08月11日09:46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全面深化改革頭3年是夯基壘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爭把改革的主體框架搭建起來。”今年1月1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在一句話總結全面深化改革頭3年的同時,他也為今年的深化改革勾勒了新“路線圖”。

全面深化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步。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改革的決心之大、規模之宏偉,讓人們禁不住暢想:在改革之路上行進了30多年的中國,將再續寫怎樣的光輝與夢想?

全面深化改革進入第四個年頭,改革的老話題也與時俱進。2016年,改革各項工作怎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主體框架怎麼搭建?如何讓改革這條強國富民之路有新開拓、上新台階…… 面對以上一系列難題,過去7個多月裡,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續發揮著改革“核心”的作用,以一年更甚一年的工作力度穩步推進改革的步伐,引領“中國號”巨艦乘風破浪。

頂層設計發力 改革路線圖愈明

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頂層設計是關鍵。

早在2012年,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就強調了頂層設計的重要性:“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

縱觀今年的7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不難發現,頂層設計成效凸顯,改革路線圖愈發清晰。

改革的主體責任劃分更加清晰。今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次會議召開,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強對各領域改革的全面評估,堅持問題導向,把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明確標注出來,排出優先序,重點推進,發揮好支撐作用。要把不同改革責任主體的主體責任劃分清楚,落實到位,做到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相互協作配合。

在習近平的統領下,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領頭、定目標、列清單,倒排工期,敦促落實的工作機制日趨成熟。針對改革主體責任,這次會議明確指出:深化改革專項小組既要抓統籌部署,也要抓督查落實﹔改革牽頭部門是落實中央部署具體改革任務的責任主體,部門主要領導對改革統籌協調、方案質量、利益調整、督促落實負有直接責任﹔地方黨委對本地區全面深化改革承擔主體責任﹔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既要挂帥、又要出征,親力親為抓改革。

一批具有綱領性的制度和文件的下發,也起到了搭梁建屋的作用。記者梳理新華社的公開報道發現,今年以來,截至7月底,習近平已主持召開7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共審議了46份文件,深改的議題涉及“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科技創新”、“深化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司法責任落實”等多個方面。其中大部分領域,無不是關涉群眾感受和改革成敗的重中之重。

萬丈高樓平地起。改革大廈不光要夯基壘台、立柱架梁,還得看主體框架結構是否協調。深改整體框架不協調,改革政策就“站不穩”。

今年,對深改整體舉措協調性更是尤為重視。3月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二次會議就重點強調了改革舉措的協調性:“要把住頂層設計和路線圖,注重改革舉措配套組合,使各項改革舉措不斷向中心目標靠攏。特別是同一領域改革舉措要注意前后呼應、相互配合、形成整體。”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在安徽調研。這是4月25日下午,習近平在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看望當年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右三)一家。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深水區突圍 敢於啃下硬骨頭

“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2014年,習近平在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針對中國的改革,如此回答。

如果之前的改革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那麼今年的改革遇到的山無疑更陡,水無疑更深。正如習近平4月在安徽考察時強調的:“啃硬骨頭多、打攻堅戰多、動奶酪多,是新一輪改革的特點。”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站在深化改革的風口浪尖,今年頭7個多月,中央繼續瞄准深改 “硬骨頭”,在改革拐點上攻堅克難。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內、敢於自我革命。”今年4月習近平安徽調研的話語還言猶在耳,黨“自我革命”就踏出新步伐。7月17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黨內問責常態化、制度化推進改革行政問責。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必須自覺堅持黨的領導。隻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保証黨的領導核心地位。而《條例》無疑是今年從嚴治黨的最大利器。

失責必問,倒逼落實。《條例》出台還不到半月,就有6個省市區通報了27起典型問題。

行政機關規范執法亦是改革中群眾所關心的“堵點”。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執法活動、每一起案件辦理中都能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而《關於深化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意見》的出台勢必為行政機關執法規范化打開新的大門。

國企改革是經濟領域深化改革的“堅冰”。7月4日,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在京召開,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了6部關於國企改革的文件。今年,國企改革的政策文件正在積極落地中。7月,國資委透露,目前國企改革試點工作已全面鋪開,國有企業各項改革措施取得實質性進展。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啟動國企國資改革試點147項,已有50項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14年2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回答關於中國改革的相關問題。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強化責任落實 發出改革“督察令”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如何進行改革攻堅?不僅意味著要啃硬骨頭,更要加強督察落實,防止改革出現輪子在轉車不走的“空轉”現象。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改革工作能否落實到位,明確責任主體是前提,落實責任是關鍵。改革權責不明,結果無非是“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抑或是端出“一鍋責任粥”,拿出“一本糊涂賬”。

“最近一個月,出現了所謂的‘改革空轉’現象”,在今年2月舉行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年會”上,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發出警醒。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深改小組會議上,習近平強調:“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項目標,落實主體責任,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而在隨后召開的6次深改小組會議上,習近平更是四次反復強調了改革責任落實的重要性。

督察,無疑是醫治改革“腸梗阻”的良方。

為了防止改革淪為“書面功夫”與“口頭功夫”,在今年的深改工作中,習近平直接發出了改革“督察令”。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的7次深改會議中,習近平4次重點提及改革督察。

“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2016年2月,深改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語重心長,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敢於啃硬骨頭,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

2016年5月,在深改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抓緊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方案落實,也要督責任落實。

“跟蹤問效要抓實,抓好改革督察,開展評估工作,做到基本情況清楚、問題分析清楚、工作方向清楚。”一個月后的深改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再次布置了督察任務,態度堅毅,話語鏗鏘。

“改革是一場革命,必須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實、以實干求實效。” 2016年7月22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六次會議上,習近平又首次提出 “三督三察”,發出改革督察的總號令。明確工作重點、盯住關鍵環節,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頗有新意的“三督三察”讓人眼前一亮。本次會議還審議通過了《關於各地區各部門開展改革督察情況的報告》,為確保地方和部門按照黨中央要求謀劃改革任務,真正解決問題提供保障。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改革,不扎實走好“最后一公裡”,就不能真正落地生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習近平強化改革落實力度,打通改革推進的“最后一公裡”,讓宏偉的改革事業成果更加引人期待。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系列報道之軍事篇:習近平布局改革強軍 奪取未來戰爭制勝“鑰匙”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系列報道之經濟篇:掌舵大國經濟 習近平引領中國經濟開啟新航程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系列報道之扶貧篇:攻克最后堡壘 習近平發出脫貧“總動員令”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系列報道之外交篇:奏響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樂章

 

 

(責編:龔儀(實習生)、肖紅)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