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水減少水面下降 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或成羅布泊

2016年08月01日08: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補水減少水面下降 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或成羅布泊

  湖面持續萎縮,魚類基本消失,世界珍禽遺鷗的種群數量銳減……我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生態危機不斷加劇,水利、環境、動物、地礦等多方專家和當地政府建議,盡快從國家層面進行規劃搶救和生態保護。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爾林兔鎮和中雞鎮境內的紅鹼淖,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歷史上紅鹼淖最大水域面積為1969年的67平方公裡,是陝西省最大的湖泊和全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如今,昔日煙波浩渺、望不到邊的紅鹼淖湖面不復存在,湖水縮減后的沙灘面積十分可觀,前廟壕村附近湖水后退已有數裡之遠。

  據神木縣政府介紹,多年來,特別是2006年至今,紅鹼淖水位以每年30厘米至60厘米的速度持續下降,目前湖水面積已縮至32.8平方公裡,平均水深由8.2米降至不足4米,按照近5年的縮水速度推算,紅鹼淖可能會在10年內干涸,成為中國第二個羅布泊。

  另據陝西省水利廳檢測數據,目前紅鹼淖湖水PH值已高達9.8,原本在裡面生存的17種野生淡水魚已相繼絕跡。

  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肖紅說,由於紅鹼淖中遺鷗賴以生存的湖心島半島化現象持續發展,遺鷗的種群數量已由2011年的7700巢下降到2015年的2000巢左右。

  為了保護紅鹼淖的生態環境,2003年神木縣設立了縣級濕地保護區,2005年榆林市設立市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這裡被列入陝西省重要濕地名錄,2014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十一五”以來,各級政府已累計投資6.17億元對紅鹼淖實施了環湖綠化、漁業濕地、遺鷗保護等項目,營造紅柳、沙棗生態林10萬畝,保護區內的林草覆蓋率提高到55%。其中國家環保部投資5.69億元,對紅鹼淖湖濱保護帶修復、人工增雨、湖蕩濕地等進行專項治理,2012年至今完成投資3.25億元。但這仍無法阻止紅鹼淖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態勢。

  據神木縣旅游局局長雷杰祥和紅鹼淖風景名勝區管理辦公室主任黨亞波介紹,紅鹼淖生態危機加劇的主要原因及隱患有兩方面。

  一是補水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紅鹼淖所在地區年降水量僅為380毫米-400毫米,湖水補給主要依靠周邊的地表水,其中流經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的營盤河及蟒蓋兔河是紅鹼淖最主要的補水河流,但兩河分別被筑壩攔截,致使紅鹼淖地表補水每年減少60%以上﹔加之陝西境內注入紅鹼淖的4條河流有3條在10年前就已干枯,形成目前湖面蒸發量遠大於補水量的局面,導致紅鹼淖水面持續下降。

  二是礦產資源開發給紅鹼淖生態環境帶來較大隱患。2010年8月,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新街礦區總體規劃得到批復,紅鹼淖約1/4的水面被劃入井田范圍之內。經勘探並據榆林市水務局組織有關專家論証,紅鹼淖沿湖100米深度均為沙碩岩,根據煤礦開採的實踐經驗,如果煤礦正式獲批開採,將直接導致紅鹼淖生態系統發生根本性變化,引發周邊地區生態和氣候惡化,處於同一水系的鄂爾多斯高原上的其他湖泊也可能消失。

  陝西省環境科學院院長張振文、陝西省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李維平、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調查中心副總工程師侯光才等專家及神木縣政府建議:

  首先,應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和陝蒙兩省區政府,共同對紅鹼淖周圍礦產資源開採對紅鹼淖生態環境影響進行科學評估,制定不影響紅鹼淖濕地保護的資源開採政策。在未做出評估報告前,暫停紅鹼淖濕地區域的一切建礦和非法採礦活動。

  其次,建立紅鹼淖濕地國家級保護區,解決陝蒙兩省區在土地、林地、灘涂地等方面的爭議。目前保護區的創建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但紅鹼淖周邊常住人口超過6萬。可對核心區、緩沖區范圍內村民所屬土地等出台相關政策,根據相關生態補償機制,對保護區范圍內所涉及的居民土地按國家標准給予補助。

  最后,繼續扶持人工增雨工程。紅鹼淖景區移動增雨設備齊全,曾於2013年進行了一年的人工增雨補水,效果明顯,較正常年份多出增雨量200mm,但由於人工增雨費用不菲,神木縣資金預算有限,之后再未啟動這一工作。可考慮繼續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確保偏枯年和枯水年保護區降水量不減少。

(責編:龔儀(實習生)、白宇)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