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不突出 管理效率低 體制存障礙
當前,國企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無論是中央企業還是地方國企都結合實際制定了改革措施,並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國企體制和機制性問題已經成為深化改革的重大障礙,國企深化改革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需要下定決心啃“硬骨頭”,切實強化擔當精神,才能促使國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拼搏進取,不斷發展壯大——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為下一步深化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座談會重申國有企業的地位和作用,把目標定在創新體制機制與制度上,要求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成效。”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這是在頂層設計階段完成、改革實施階段到來時發出的重要信號,意義特殊,是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再一次動員。
改革取得一定進展
日前,國資委、財政部公布《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明確企業產權轉讓和增資必須經過國資監管機構審核,因產權轉讓或增資致使國家不再擁有所出資企業控股權的,必須由國資監管機構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該管理辦法的公布有利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產權交易的重大決策管理提供了准則。
自去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台后,目前已相繼制定出台13個專項改革意見或方案,還有9個文件正在履行相關程序,相關配套文件即將全部制定完成,密集出台。這些文件基本搭建起了國企改革的主體框架。
據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介紹,國務院國資委取消下放21項監管事項,宣布廢止和失效33件規范性文件﹔在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2家中央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24個省級國資委改組組建50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目前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改制面超過80%,中央企業及子企業改制面超過90%,85家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已建立規范董事會,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等5家中央企業開展了落實董事會選聘高級管理人員、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職權試點。國有資本更多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和領域集中,國有資產在軍工、電信、民航、能源等重要領域佔比達到90%以上。
各地結合實際也制定了改革措施。上海市以國際集團、國盛集團為主搭建國資流動平台,兩家平台公司累計持有股權設計資產總額約500億元,盤活資本近400億元。上港集團、上汽集團、上海建工等先后實施各類股權激勵43項。重慶市以市場化方式去除無效供給,並設立了國企改革穩定專項資金。引導資本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有效供給。
諸多問題仍需正視
值得注意的是,國企去年以來利潤下滑較多,除了客觀因素,更多還是企業自身的問題。
一是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虧損企業扭虧增盈,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等任務十分繁重。二是主業不突出、投資分散、同質化經營,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比較突出。三是管理層級多、法人鏈條長、管理效率較低。四是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還不到位,冗員過多,市場化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五是“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管理企業、辦醫療和教育機構、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以及廠辦大集體改革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此外,在黨建方面,一些企業紀律鬆弛,存在黨的領導弱化問題。國企改革的進展也存在不平衡問題。央企母公司層面改革步伐相對緩慢。
當前,國企體制性、機制性問題已經成為深化改革的重大障礙,主要集中體現在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活力不足,包括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管理錯位、越位、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源於改革還不到位。有的放不開手腳,怕失誤怕擔當責任,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有的則因為改革能力欠缺,推動改革思路窄、措施少。
國企改革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必須進一步增強改革的緊迫性。當前,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推進中央企業深化改革“瘦身健體”,需要啃的都是“硬骨頭”,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強化擔當精神,促使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拼搏進取,不斷發展壯大。
結合實際選擇突破口
今年是國企改革的落實年。下半年9個配套文件即將全部出台,國企改革也將進入由設計到施工的攻堅階段。
國企改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有關專家建議,改革的根本目的還是發展生產力,不能為改而改,還是要結合實際選擇各自的突破口和切入點,更好地釋放改革對促進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但無論選擇什麼突破口和切入點,都要圍繞如何增強活力、優化布局、提質增效、防止流失和加強黨建來深化改革。
搞好國有企業關鍵在激發企業活力。必須遵循企業規律,使國企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而增強活力的前提是簡政放權,落實屬於市場主體的權力。目前,推進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的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國資委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將理清。相關部門也將進一步減少審批,為企業鬆綁。
中央要求國有企業要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帶動作用。去年6對12家中央企業重組,今年正在加大力度,加快戰略性重組,通過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來優化布局。對於國家戰略需要、央企有優勢的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如航空航天、核電、高鐵、新能源、新材料、智能電網等,將加大投入力度。對於央企長期虧損和資不抵債的低效無效資產,加大處置力度,積極化解過剩產能。
此外,國企提質增效迫在眉睫。必須大力推進創新發展、瘦身健體和降本增效,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國有企業的試點是今年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試點能不能邁開步子,趟出路子,決定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成效。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十項改革試點”加快,企業試點將全面推開。(記者 李予陽)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