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起機動車搖號指標再降

劉冕

2016年07月05日08:2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2018年起機動車搖號指標再降

  機動車的搖號指標將再次緊縮,2018年至2020年本市機動車總增量將控制在30萬輛左右,平均每年約有10萬個有效指標,其中新能源車的比例將在目前4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而今年和明年,每年各有15萬個小汽車指標。

  公共交通領域的投入則同比增加兩倍有余。《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在市交通委官方網站發布。5年內,本市將投資約7505億元,用於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其中涉及民航、鐵路、城市軌道、公路、城市道路、樞紐場站等49個領域。

  “從關注車輛的暢通”轉向“關注人和物的暢通”——5年交通發展新思路彰顯。預計2020年,本市六環內日均5700萬人次出行,比“十二五”末增長21%。中心城全日綠色出行比例將提高到75%,交通指數控制在6.0,即處在輕度與中度擁堵的分界線上。中心城如果採取公共交通通勤平均時間將比現在減少7分鐘,在1小時內實現。300公裡范圍京津冀主要中心城市平均出行也隻需兩小時。

  小客車指標研究市場化配置

  從源頭減少交通出行需求,正式寫入了“十三五”交通規劃中。本市將增強城市布局的合理性,推進職住平衡,縮短出行距離。

  小客車指標調控政策會更加嚴格,同時繼續提高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在年度指標規模中的比例,研究普通小客車指標引入市場化配置方式的改革方案。此前,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曾透露,尚未形成最終配置方案,但研究中借鑒了很多城市的做法,比如上海車牌拍賣、新加坡曾對購車收繳附加注冊費和限制車牌使用年限等。

  規劃提到,2017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2020年控制在630萬輛以內。這意味著2018年至2020年平均每年小汽車增長量將控制在10萬輛以內,比現在約減少33%。

  中心城區完善分時段限行

  治堵將有更多法規保障。本市將研究制定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的管理辦法,綜合運用經濟杠杆和行政手段,切實降低機動車的使用強度,減少污染物排放,制定《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修訂《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

  中心城區和特殊天氣,最可能實行更嚴格的限行措施。本市將針對中心城區域和霧霾天氣擁堵情況,完善機動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政策。研究完善外埠小客車高峰時段限行政策,引導外埠過境大貨車繞行。本市還將推動京津冀城市群協同出行決策與仿真評估平台建設,實現區域聯控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支撐區域公交都市群發展和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高峰集中出行也將是調節重點。本市將研究建立早晚高峰遇極端雨雪天氣實施彈性上下班、上下學機制,推動重點功能區內企事業單位實施錯時上下班,大力提倡“互聯網+”辦公模式。今年年初,本市已啟動研究國貿CBD、中關村和金融街等區域企事業單位錯峰上下班。

  汽車將試點電子標識

  5年內,本市將試點汽車電子標識,即俗稱的“電子車牌”。每輛車將擁有獨屬於自己的電子身份証,方便交管等部門自動、非接觸、不停車地完成車輛的識別和監控。業內人士直言:“這還為今后征收類似‘擁堵費’等創造了條件。”

  本市將推動綜合大數據分析服務決策的應用,建立人口與交通擁堵的跟蹤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提升城市交通發展總體思路和規劃建設決策水平。基於全行業數據的交通運行時空分析診斷與擁堵會商系統將逐步建成,為新一階段的擁堵治理、核心區緩堵等重點工作提供一體化的決策手段。

  另外,本市將推動京津冀地區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共享服務平台建設,研究標准廂式貨車使用ETC,開展汽車電子標識試點工作。建立京津冀交通一卡通清分結算管理體系,區域內全面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鼓勵市場化運營。

  通州將建快速環路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規劃也同時發布。本市將針對副中心研究制定區域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推動建立智能交通管理與服務平台。一條快速環路將環通州打造。

  軌道交通將成為通州的交通脊梁。本市將加快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建設,推動八通線南延、M7線東延、城際鐵路聯絡線(S6線)、市域(郊)鐵路等多層次軌道線網建設,完善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其他新城及周邊區域的軌道連接,引導城市沿軌道走廊有序發展。結合環球影城等功能區規劃,城市副中心軌道網規劃建設也將進一步完善。東六環路、東部發展帶聯絡線、京哈高速等道路功能將升級優化,廣渠路、通懷路、潞苑北大街等主要道路將打通。

  相關新聞

  熱點回應

  網約車數量將合理配備

  之前幾乎無門檻加入的網約車要立規矩了,甚至數量都會被調控。本市計劃結合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及“互聯網+出租汽車”新業態發展,修訂《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研究出台《北京市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制定網絡平台、經營者、車輛、駕駛員准入條件和監管要求,根據運營模式變化,響應乘客需求,合理配備網約車數量。

  出租汽車規模也須在控制范圍內,本市繼續實行特許經營權政府無償配置,實行總量動態調控機制,並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

  出租汽車與網約車之間的關系也有望在5年內告別尷尬。

  本市將探索發展預約出租汽車,推動出租行業轉型升級,發展高端預約出租汽車和無障礙出租汽車。

  運價與油價聯動動態調整機制啟動,從而提高出租汽車運行效率和高峰時段出車率,中心城高峰時段出車率不低於80%,逐步理順企業與駕駛員的利益分配關系。商業金融區域、醫院、賓館飯店和大型居住區逐步增設出租汽車專用停車位。

  汽車租賃行業也將有新舉。本市將合理調控租賃車輛總量,推廣純電動小客車分時租賃新業態發展。同時,鼓勵引導汽車租賃企業發展互聯網租賃服務。

  規劃亮點

  1.新建軌道: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規模力爭達到900公裡以上,中心城軌道交通站點750米覆蓋率達90%。

  2.既有地鐵:運營線路最小行車間隔縮至2分30秒內。

  3.公交專用道:重點推動建設由“環路+放射線+主干路”構成的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統網絡,有序推進南中軸路、朝陽路、安立路、阜石路和廣渠路等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全線按照規劃實施。力爭實現公交專用道裡程達到1000公裡且連續成網。

  4.交通樞紐:加快建設蘋果園、望京西、豐台火車站等8個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動麗澤、亦庄火車站等15個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前期研究工作。

  5.自行車:五環內計劃治理完善3200公裡連續成網的自行車道路系統。全市公共自行車規模達到10萬輛以上。

  6.快速路:計劃建設快速路裡程約30公裡、高速公路約300公裡,推進萬泉河快速路北延、北部地區快速聯絡線等項目前期研究工作。

  7.停車:打造50個停車資源平衡統籌管理的街鄉鎮。

(責編:蓋琳(實習)、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