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銅鑼聲響,北京易淨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家大學生創業企業正式挂牌,這標志著北京市大學生創業服務平台以及首次設立的大學生創業板正式啟動。這種“前有政府服務,后有市場承接”的工作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將為大學生打通創業的“最后一公裡”。
近年來,北京市通過加大培訓力度、給予資金補貼、提供貸款支持等多措並舉,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業活動日趨活躍。但受自身和外界條件所限,不少初創企業都會面臨缺少資金、缺乏抗風險能力、欠缺政策統籌支持等困難。
為貫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部署,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中關村股權交易服務集團聯手打造的大學生創業服務平台和大學生創業板昨天正式啟動,此舉引入市場機制,實現政府推進與市場機制“雙輪驅動”,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建立創業服務平台,可以促使就業創業、人事人才等各項政策更精准的服務於大學生。”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平台主要為北京地區高校在校生、畢業未滿5年的高校畢業生(含留學回國人員)、在崗大學生村官、流動發展后未滿5年的大學生村官四類群體提供免費服務。服務包括人力資源政策咨詢和人事人才服務,同時依托中關村股權交易服務集團,為服務對象提供工商代辦、融資對接、規范輔導、培訓鍛煉、咨詢指導等專業指導。
北京市首設的大學生創業板則作為大學生創業企業的資本市場孵化器,幫助其規范健康發展、實現股權或債務融資,對接更高層次的資本市場。有關負責人介紹,創業板完全採取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在北京四板市場設立獨立板塊,為挂牌的大學生企業提供融資、培訓輔導、股權管理、轉板上市等專業服務。挂牌企業均能享受中關村特有的“科技創新、科技金融”相關政策,更好地解決融資難等問題。
北京還將發揮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機制作用,集成相關職能部門政策支持,逐步豐富服務項目,明確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手段,確保服務平台和創業板有序運行。
新聞解讀
服務平台免費服務四類群體
根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前期調研顯示,有54%的大學生將“缺乏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列為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還有42%的大學生創業者表示不了解相關優惠政策,隻有4.8%的大學生創業者表示非常了解政策並得到政策扶持。
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這一現狀,北京市正式啟動大學生創業服務平台,由政府幫助大學生創業者“鋪路”,使大學生創業者遇到困難求助有門。
以北京市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為實際載體的大學生創業服務平台,主要面向北京地區高校在校生、畢業未滿5年的高校畢業生(含留學回國人員)、在崗大學生村官、流動發展后未滿5年的大學生村官四類群體,為其提供就業促進、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社會保險、人事代理、檔案管理、員工招聘、職稱評審、勞動關系、外國人在京就業等方面的免費政策咨詢服務和部分業務經辦服務。
10家大學生企業
登創業板解決融資難
調查顯示,65%的大學生在創業期都受到資金短缺困擾。
新開設的大學生創業板完全採取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在北京四板市場設立獨立板塊,採用專有代碼管理體系,為挂牌大學生企業提供融資、培訓輔導、股權管理、轉板上市等專業服務。與北京四板市場現有標准板、科技創新板等板塊相比,大學生創業板挂牌門檻較低,放寬了企業性質和企業存續時間這些限制條件。
記者了解到,首批10家大學生創業板挂牌企業都是大學生自主創立的科技創新型和文化創意型企業。這些企業中,注冊資本既有達千萬元的,也有僅幾十萬元的﹔既有已獲得投資機構投資的明星企業,也有商業模式尚未成熟、產品仍需不斷打磨的初創企業,這都體現了大學生創業板的包容性和發展普惠金融的特點。
大學生創業企業既可以通過北京股權交易中心認可的推薦機構會員推薦,也可以通過北京市創業指導中心、北京市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或者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與北京四板市場合格推薦機構合作推薦。
相關鏈接
大學生創業板挂牌企業申請條件
1、北京市依法注冊設立並有效存續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2、企業的創始人、高管、核心技術人員等主要成員中具有大學生等特定人員
3、企業業務要明確,具備持續經營能力
4、企業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業務具有創新創意特征
優先推薦企業條件
1、獲得過北京市相關政府部門政策性貸款貼息、融資擔保、專項扶持資金、基金投資、資質認定等政策支持
2、獲得過有關市場化投資機構的投資
3、獲得過國家或者北京市相關部門組織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的獎項或名次的企業(記者 袁京)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