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新疆喀什召開的“第十二屆喀交會”上,來自新疆塔裡木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魏傳水,正在為“喀交會”提供通信保障服務。
“我是在校園招聘會上找到工作的。”魏傳水說,2015年11月,在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上,他和喀什電信簽訂了就業合同。
“近兩年,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就業逐漸增多,學校倡導‘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正在發揮效應。”塔裡木大學招生就業辦公室主任買買提江·依明說:“除了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之外,學校還到兵團和企業了解用人需求,邀請企業和用人單位到校園組織招聘會,多措並舉促進畢業生就業。今年塔裡木大學有應屆畢業生2995人,就業率達到52%。還有一些學生在等待各地的公務員、事業單位、特崗教師、‘三支一扶’考試等。針對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學校建立了實名信息庫,通過QQ、微信等渠道推送合適的就業崗位。”
“新疆高校畢業生就業窗口向學校延伸,推動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開展。”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馬昭峰說,新疆各級人社部門利用畢業生在校時間,開展系列活動,為高校畢業生送政策、送指導、送崗位信息,讓畢業生了解國家和自治區的就業政策。通過舉辦以少數民族畢業生和女性畢業生為重點的校園系列招聘會,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搭建雙向選擇平台,使校園招聘成為畢業生求職就業的主要渠道。
據了解,新疆今年累計舉辦校園招聘會521場,共有4722家用人單位提供98492個就業崗位,達成就業意向26350人,正式簽約10422人,佔簽約畢業生總數的81.1%。
6月26日,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的拜爾娜·海魯拉和700多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踏上了去往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參加2016年自治區普通高校畢業生赴援疆省市培養的行程,經過兩個月的培訓,他們將走向新疆農村信用社在全疆的各個崗位。
“暢通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渠道,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有力措施。”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共就業服務局李宇宏介紹,一是實施高校畢業生內地培養計劃,借助對口援疆工作機制,面向新疆企業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自主創業和基層一線崗位,每年擇優選拔4000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赴援疆省市進行培養,引導畢業生到基層企事業單位就業。二是實施高校人才引進計劃,以新疆籍高校畢業生為重點,每年組織新疆各地州企事業單位赴新疆籍高校畢業生比較集中的省市,舉辦專場人才招聘會,以“綠色通道”的方式,引進新疆籍人才。僅今年上半年舉辦的4場招聘會,就吸引新疆籍畢業生共計1581人次,佔總數的88.9%。三是實施第三輪新疆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選拔招募1600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醫、支農和扶貧工作,其中少數民族畢業生佔85%。
“就業政策給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馬昭峰說。近年來,新疆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發放了求職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補貼,給予高校就業指導補助經費支持﹔對參加“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期滿的大學生,在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中給予政策傾斜﹔對吸納新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各類企業,分別給予企業和個人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三項社會保險全額補貼等政策支持,形成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
“高校畢業生離校不代表就業服務工作的結束。”馬昭峰說,新疆通過建立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促進高校緊貼市場人才需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結構和培養方式,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聯動工作機制﹔開展就業專項督導評估,對全疆37所高校進行了就業創業工作督導評估專項檢查,促進了新疆高校就業創業工作機制運行、管理體系建設、就業工作硬件和軟件建設、就業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通過實名登記,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繼續提供就業服務。
多項就業措施形成的合力,正在促進新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穩步前進。截至5月20日,全區實名登記區內外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36493人,實現就業30046人,就業率為82.3%。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