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冷泉"最新科考成果:南海或存"可燃冰"富礦

黃丹彤

2016年06月26日09:45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海馬冷泉"最新科考成果:南海或存"可燃冰"富礦

  “海馬”號是迄今為止中國系統規模最大、下潛深度最深、國產化率最高的4500米級非載人遙控潛水器。

“海馬”號2015年3月拍攝到的“海馬冷泉”生物群照片。

  自1999年起,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北部陸坡系統部署開展了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和研究工作,圈定了多處潛在海底“冷泉”區。

  2015年3月,優選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進行了驗証性調查,使用中國自主研制的“海馬”號4500米級非載人遙控潛水器,首次發現了海底巨型活動性“冷泉”。因為這是“海馬”號研發成功后第一次應用於海洋地質調查,故將該“冷泉”命名為“海馬冷泉”。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昨天上午在廣州首次向媒體發布“海馬冷泉”的科學考察成果。科學家宣布,通過調查,目前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基本查明了“海馬冷泉”的分布范圍、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鹽岩及流體活動特征等。據介紹,有“冷泉”的地方,就說明海底有甲烷氣體升上來,昭示“冷泉”下面的海底沉積物裡可能存在天然氣水合物。科學家首次公布“海馬冷泉”最新成果展示,中國發掘“可燃冰”已經邁出重要一步。

  先后兩次調查“海馬冷泉”

  昨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天然氣水合物工程技術中心”在廣州正式挂牌。據透露,該中心的核心任務是打造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科技創新平台,加快推進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和開發工作,使中國在該項工作實現由並行轉為領跑。

  2015年5月和10月,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四號”調查船先后兩次開赴“海馬冷泉”區,獲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可視實物樣品。2016年3月,通過對“海馬冷泉”的進一步調查,基本查明了“海馬冷泉”的分布范圍、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鹽岩及流體活動特征等。

  “海馬冷泉”發現的意義

  “海馬冷泉”是中國首次在南海北部陸坡西部海域發現的規模空前的活動性冷泉,這項發現是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重大突破。在“海馬冷泉”區海底淺表層獲取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樣品,是繼南海北部陸坡神狐海域和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之后,在新海域找礦的重大突破。同時,進一步証實了中國管轄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分布廣泛、資源潛力巨大,為國際前沿科學問題研究提供了重要窗口﹔“海馬冷泉”為研究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及其環境效應、冷泉生物生命起源與演化等重要科學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實驗平台,將引領和推動我國海域冷泉地質與生態環境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海馬冷泉”的發現得益於“海馬”號的成功應用。“海馬”號是迄今為止中國系統規模最大、下潛深度最深、國產化率最高的4500米級非載人遙控潛水器,標志著中國已掌握了ROV深海探測關鍵技術,並實現了科技成果迅速轉化形成調查能力。

  “海馬冷泉”具有三大特點

  調查發現,“海馬冷泉”位於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總體呈東西向條帶狀展布,水深為1350∼1430米,面積約為618平方千米,其中已探查發現有冷泉活動的區域約350平方千米。

  “海馬冷泉”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淺表層富含天然氣水合物。通過重力柱狀取樣器獲得的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埋藏深度一般僅海底以下數米,最淺的埋藏深度僅0.15米﹔二是自生碳酸鹽岩大量出露。在“海馬冷泉”海底出露大量不同形貌特征的自生碳酸鹽岩,主要呈結核狀、結殼狀和層狀,部分區域因較強烈的甲烷氣體滲漏,碳酸鹽岩膠結了大量貽貝殼體﹔三是冷泉生物群廣泛發育。管狀蠕虫、蛤類及貽貝等多種冷泉生物共存,其中貽貝分布最為廣泛,不同種類和不同生長期生物在空間上交互分布。(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陳惠玲 攝影報道)

(責編:程瑤(實習)、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