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中波關系:“天然伙伴”“一帶一路”上再牽手

申亞欣 程瑤

2016年06月17日08:17  來源:人民網
 

資料圖:2015年11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波蘭總統杜達舉行會談。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波蘭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時隔12年,中國國家元首再次訪問波蘭。

談及此訪的意義,中國駐波蘭大使徐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訪問會為兩國關系全面深入發展帶來歷史機遇,開啟中波戰略伙伴關系提速升級的新時代。

專家指出,中波雙邊關系的發展將對中歐關系起到“示范和積極推動作用”。梳理中波友好往來的歷程可以發現,雙方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均有著深入廣泛的合作,推進政治互信、經濟互通和文化交流也成為兩國交往中強調的重點。

增強政治互信

支持戰略伙伴關系發展

中國和波蘭的政治互信源遠流長。波蘭1949年10月5日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7日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是最早承認並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2011年底,波蘭總統訪問中國,中波兩國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

“波中關系近年來持續升溫,習主席的訪問將推動兩國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波蘭前駐華大使克日什托夫·舒姆斯基表示。

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海星在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時透露,此次訪問,習近平主席將同波方領導人就雙邊關系、“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歐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並為下一階段雙邊關系發展規劃方向和藍圖。雙方還將簽署金融、民航、科技、教育、地方等多個合作協議。

記者查閱波蘭駐華大使館的時事紀事資料記錄,十八大以來,中波雙方高層互訪達31次。2015年底,杜達就職總統職位僅四個月即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正是對於波蘭和中國雙邊關系重要性的強調。正如波蘭外長瓦什奇科夫斯基2016年4月26日會見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和外長王毅時所說的:“中國是波蘭在亞洲的‘天然伙伴’。”

加快經濟互通

支持“一帶一路”順利對接

波蘭位於歐洲中心,地處東西歐交匯處,其樞紐地位極其重要。同時,波蘭也是歐洲最為穩定和快速發展的經濟體,是歐洲唯一連續 20 多年經濟保持增長的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波蘭作為中國進入歐洲市場重要通道的作用更為突出。同時,中國也是波蘭的第二大經濟合作伙伴,為了在中國市場宣傳波蘭產品,波蘭開啟了“Go China”計劃。

波蘭總統杜達在2015年底訪華時對於“一帶一路”倡議表達了極高的贊譽:“如果能夠實現的話,這將是一個非凡的計劃。可以這麼說,這是一個天才般的思路,因為,這將世界的兩個大陸連在一起。”同時,他也對波蘭在這一計劃中將發揮的作用極富信心:“當我在談起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時,我看到了波蘭在其中的戰略位置,它可以使波蘭成為中國這一宏偉計劃的一個地域中心。我認為,波蘭不僅在中東歐地區,在整個歐洲也足以擔當這一地位。在推廣這一計劃時,我們可以成為形象大使。”

中國也對雙方的經濟互通表達了強烈的期待。“中方鼓勵有實力的中國企業繼續赴波蘭開拓市場,歡迎波蘭企業來華發展。雙方可進一步探討以波蘭為樞紐,規劃打造新的物流線,建設輻射中東歐的物流中心。” 2015年11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同杜達總統舉行會談時表達了對於中波經濟合作的歡迎,“中方願同波方拓展在金融、裝備制造、環保、新能源、信息通訊技術、農業、科技、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

中波的經濟合作藍圖正隨著兩國關系的深入被一步步構筑為現實。近日,波蘭經濟發展部副國秘多馬加爾斯基也表示,今年6月下旬,波蘭將與中國簽訂經濟領域合作協議,這些協議涉及在波基礎設施投資等領域,對於波蘭來說是很好的發展機遇。

擴大文化交流

支持科技創新共同進步

“2016中國成都—波蘭文化節”、“美麗中國 美麗波蘭”圖片展……中波文化交流正日趨豐富和深入。2015年11月25日同波蘭總統杜達會晤時,習近平就表示,雙方要擴大人文交流,加強在旅游、教育、地方、體育等領域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

波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茲·古拉爾赤克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即將訪問波蘭的消息令我激動得徹夜難眠,因為這將開啟波中兩國關系的新篇章。要知道,波蘭是我的祖國,而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波中兩國人民世代友好是我此生最大的心願。”

波蘭總統杜達在2015年底訪華期間,對於中波文化交流的強調不下4次。“還有巨大的空間可進行合作,不僅僅是純粹的貿易交換,同時還有知識上的交流。高校之間的合作一定可以強化這種形式,在新科技領域,或者是IT領域也應該如此。”他指出,中國和包括波蘭在內的中東歐國家之間的合作不應該忽視文化和科技領域。“我希望我們除了加強政治合作外,進一步加深經濟合作,而科技合作領域也將得到強有力的拓展。”

波蘭總統府外交事務部長什切爾斯基表示,杜達總統十分看重波中兩國的人文交流,包括高校師生和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促進雙方的創新和知識合作。波蘭方面非常高興地看到,李克強總理在第四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上倡議2016年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人文交流年,這非常契合波蘭的想法和提議。

“中國和波蘭文化合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好,目前有非常多的中波文化合作項目正在進行中。”波蘭文化部所屬密茨凱維奇學院亞洲事務委員會總監馬丁在出席2016年“中國—中東歐國家藝術合作論壇”時表示。他認為,兩國現在處於一個非常難得的時期,雙方可以真正地走進彼此。 

(責編: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